第140章(第2/3頁)

都是同齡的女孩子,又是同一個宿舍的,現在大家稱呼對方都不加同志了,直接稱小名。

江又桃坐起來接過信,朝她道了謝,程林芳擺了擺手,上床去了,她住馮雲雲的上鋪。

趁著房間的燈還沒熄,江又桃拉開窗簾。

她一共有五封信,其中兩封是從申城寄來的,寄信人是應朝榮跟朝趙永蘭,另外兩封分別來自徽省跟金陵。一封是張慧慧的,一封是李雲英的,還有一封,來自於首都郊區的一個不起眼的單位。

她先拆開她小舅應朝榮的信。

這三年裏,她跟應家的聯系就沒有斷過,在她有錢有能力以後,她經常往應家寄東西,都是那邊稀缺的,其中以各種土布最多,那是她在吃瓜系統裏買的。

這個土布並不打眼,陽平縣鄉下的婦女們會織土布,頂多也就是質量上的差別而已。江又桃給她們寄這些布,並沒有惹多大的眼。

一瓜幣能買一匹布,多加點錢還能染顏色,這個衣服又牢又柔軟,拿來做貼身衣服再好不過了。

應彩霞給她寫過信來說,她給她婆家的人都做了一身衣裳,她婆家的人對她貼補娘家的事兒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應朝榮寫信的時候應彩霞應該也是在家裏的,因此這封信從開頭起便滿滿的都是她的語氣。

全家上下對她考上首都大的事情都表示很驚喜,尤其是應德興,他推著他的輪椅,整天在村子裏晃悠,看到人便說江又桃考上首都大的事情,搞得現在全村上下的老頭老太們都煩他。

郝菊香也整天在外面四處走,最愛紮堆跟人家聊天。就連應彩霞的婆家,在知道她考上大學以後,對應彩霞的態度都變了。

最近上門來給應朝榮介紹對象的都多了起來。

應朝榮快三十了,在相看了幾個以後,就定下來了,是一個還沒過門,就守了望門寡的姑娘,在家裏蹉跎了好些年,現在家裏的小弟娶媳婦兒了,屋子不夠住了,就要把她打發出去嫁人了。

她不嫌棄應朝榮身體有殘疾,她也是應朝榮能找到的最好的媳婦兒了,兩人便定了親,婚禮訂了明年的六月份。

在信的末尾,是應德興的口吻,他想讓江又桃也回去一趟。

江又桃把信紙折了起來,放回信封裏,今年的暑假,已經是78年了,回鄉的知青越來越多,江又桃也是打算回一趟申城的。

除了看看原主的親戚外,還是想要在申城買一兩套地段好一點的花園洋房。就算沒有兩套,一套也行啊,等過些年一拆遷,她就一輩子也不用發愁了。

到時候想工作就工作,工作不開心就炒了老板,在家收租,那日子光想想都覺得美滋滋。

那玩意兒現在看起來跟燙手山芋似的,可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的,就是想買也買不著了。現在應朝榮要結婚了,她就把這件事情,放在了買花園洋房的前面。

她拆開趙永蘭的信,趙永蘭說她考上了申城的鐵路大學,等她畢業,就是一名光榮的鐵路工人了。

她在信裏絮絮叨叨的,這麽多年來她寫的信都是這個畫風,把江又桃跟顧念薇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來傾訴,她們的感情就這麽維系了下來。

張慧慧則是說自己到了學校的事情,她考上的是家鄉的大學,她跟劉英俊結婚了,在開學之前。她有點不開心,劉英俊沒考上大學,她上的是大專,但兩家人都催得急,她不得不嫁。

李雲英跟王善喜雙雙考取了金陵大學,那也是全國頂尖的高校之一,兩人都很開心。就連李雲英八百年前不見聯系她一次的父母都主動聯系她了,要跟她放假回家看一眼。

兩人不打算回去了,當初她跟王善喜結婚,她家裏直言沒有嫁妝給她,因為她沒有給家裏創造過什麽價值,王善喜那邊也差不多。

兩人現在只想好好的提升自己,然後在金陵定居。

最後的一封信,是孟臨沂寫來的。她現在已經是受國家保護的藥劑師了,除非必要,她不會離開單位、首都,她知道江又桃考上大學以後很開心,在信裏,她祝福她學業進步,心想事成。

孟臨沂走了以後,江又桃跟她從來沒有見過面連信件聯系都少,但孟臨沂顯然是沒有忘了她的,她在這封信的末尾,說她研制了一款護膚品,已經郵寄給她了,讓她在收到信以後去郵局取。

江又桃把信都收起來,拉上簾子躺在床上滿足的睡去。

孟臨沂把自己上交給了國家以後,失去了自由,她曾經也曾後悔過當初是不是不應該把她未婚夫敵特的事情告訴孟臨沂。

但每當這個時候,吃瓜系統便會出來給她轉播孟臨沂的實時畫面,她待在研究所裏,為她從紅包群裏抽到的藥方日夜不停歇的找這個時空能替代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