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頁)

“滿柱叔這話說的,謝啥啊,我還有事兒要麻煩你們呢。我這瓜子做出來,總得有銷售的人吧?我想請你們找信得過的人幫我銷售。”

“這些瓜子,在縣城的電影院裏賣6到7分錢一兩,我賣給她們的成本是一兩4分,我給你們三分五的價,你們可以先賣出去再來給我錢。”

在張德珍的銷售量上漲以後,兩人就將金額調整了一番,她所在的電影院一個月能出貨兩百多斤,剩下的兩百斤被她給了相熟的人。

她不是不想多要,她有顧慮,只想慢慢的來。

劉滿柱愣了愣,隨即他沉思了下來,徐大嘴則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

她可喜歡嗑瓜子了,尤其是在看熱鬧說閑話的時候吃瓜子,可有感覺了。

農村的老娘們兒最喜歡呱啦,以前她們都是幹呱啦,當時沒覺得有啥,現在才知道是嘴裏少了點啥。

而且這瓜子味兒那麽好,徐大嘴相信一定能賣出去,江又桃話音剛落,她就拍板了:“油桃啊,我拿二十斤。”

一兩三分五,一斤三毛五,十斤三塊五,二十斤七塊錢。這點錢,作為一家掌管財務的人,徐大嘴還是拿得出來的。

她當場就數了七塊錢給江又桃:“都要甜的,大蒜味兒的也來點。”

徐大嘴就喜歡這仨,前倆味兒甜不滋兒的,後面那個一股大蒜味兒,越吃越香。

劉滿柱都來不及阻止。

江又桃就喜歡徐大嘴這股爽快勁兒,她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劉滿柱:“嬸兒你等著。”

徐大嘴在家裏的地位崇高,但凡是她開口的事兒,那就是板上釘釘了。

劉滿柱在外面是一口吐沫一個釘,在家裏就不一樣了。

江又桃都把她倆的相處方式摸得透透的了。

江又桃去徐滿秋睡那屋給徐大嘴裝瓜子,徐大嘴白了劉滿柱一眼:“就說你是個豬腦子。”

“你聽油桃說沒,這玩意兒在縣城的電影院賣6分7分一兩,你說城裏人傻嗎?要是不好吃人能買?”

“咱們農村是賣不上這麽好的價,但你一想,年輕人多不多,他們想不想嘗嘗城裏人都愛吃的玩意兒?賣不了六七分,五分總是能賣的吧?”

徐大嘴對這門生意還是很看好的:“而且咱公社那邊還沒有人賣呢,公社的人吃商品糧的,他們總有閑錢吧?”

“而且這屬於農副產品,咱們就是在大街上擺著賣,革委會也不能找咱的茬兒。”國家有規定,農民是可以賣農副產品的,這個就是革委會都管不了。

劉滿柱閉嘴了,吵架她是永遠吵不過徐大嘴的。

徐大嘴拿了瓜子,江又桃又跟在劉滿柱約好了國慶前後去收瓜子,兩口子就走了。他們得趕最後一班車回去。

從家屬院出來,徐大嘴跟劉滿柱去了電影院。

兩人結婚半輩子了,還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他們啥也不懂,就在那兒站著看,不一會兒,就看到幾個小年輕來了。

兩個男孩子去買了瓜子,小小的一包用油紙包起來的,看著連一兩都沒有,卻要賣6分錢,幾個小年輕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買了。

徐滿秋跟劉滿柱對視一眼,兩人眼睛亮得嚇人。

兩人在電影院門口站了半個小時,就這半個小時就裏,瓜子都賣了十多份了,那個賣瓜子的售票員後面的貨架子一下子就空了一大半。

要不是趕車回家,兩口子還能多看一會兒。

兩口子從來沒做過生意,就會在地裏下功夫。但她們不是不想做,是不知道該怎麽做,現在江又桃把門路都懟到她們面前了,他們要是沒接住,那就活該他們窮一輩子。

夫妻倆回家的路上心潮澎湃。

回到家徐大嘴就吆喝著劉滿柱裁報紙,買油紙是要花錢的,這個報紙就不用,隊部就有一大摞一大摞的,有的報紙都是十來年前的了。

平時這玩意兒除了劉滿柱這些村幹部也沒人看,哪家想要糊墻了就去問他們要點。

劉滿柱逢年過節的就要喝兩口,她家一兩的杯子有好幾個。

徐大嘴在家裏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她決定的事兒,誰也不敢反駁,一家子忙活了一晚上,總算把二十斤瓜子分裝完畢,還多出來了兩斤,徐大嘴樂得合不攏嘴。

第二天早上,徐大嘴就帶著兒子走親戚去了。她們最先去的是公社,然後一路朝她娘家走,來來回回兩趟,帶出去的五斤瓜子就沒了。

她賣5分錢一兩,五斤就是2塊5,她從江又桃那拿瓜子是三毛五一斤,5斤是1塊75元,這一來一回的倒騰,五斤瓜子她們凈賺7毛五,家裏還有十五斤沒賣,等她賣完了,純利潤能到三塊錢!

三塊錢啊!她大兒子是拿滿公分的,去年的公分算下來一天也就一毛五啊,這三塊錢他得幹多少天啊?就這一圈就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