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頁)

中秋節如期而至,學校不放假,但每個老師發了兩個月餅,一個五仁餡兒的一個棗泥餡兒的,五仁餡兒裏依舊有青紅絲。

有青紅絲的五仁餡兒依舊鬼畜,江又桃不禁懷念起她上一世吃的五仁叉燒月餅,味道是真的好吃,沒有青紅絲的存在,那是真的好吃。

棗泥餡兒的月餅也很香,酸酸甜甜,味道棒極了。

徐滿秋沒有回去村裏過節,但柳樹溝的鄉親們並沒有忘了她,老王頭駕著車進縣城接新知青的時候把月餅給她帶來了,江又桃跟顧念薇的也沒有落下。

徐大嘴跟著他來了。

徐大嘴的孫子孫女之前找江又桃補了課,雖然沒有考上罐頭廠,但成績提升了一大截,在被江又桃教了一個學期後,上了縣城的高中。

她來縣城,一是看看孫子孫女,給他們送送月餅,二是給懷孕的小兒媳婦兒買點營養品,她懷相不好,吃啥吐啥,水都喝不進去,鄉裏公社沒有葡萄糖粉賣了,她要來縣城買一點。

三就是看看江又桃她們仨了。徐大嘴可惦記她們了,以前她們在公社教書,她上公社趕集想看就能看看,現在上縣城裏來了,想看一次老難了。

江又桃沒課,把她領到了自己的宿舍。

看著這一室兩廳還帶著個小院子的宿舍,徐大嘴可羨慕了:“還是城裏好,看看這房子,看看這墻,就是比鄉下敞亮。”

現在的鄉下房子,大多數都是泥巴房,泥瓦結構的都少。且格局也沒有像縣城這樣規劃過,看起來是差了那麽一點,但江又桃還是覺得鄉下的房子好。

“鄉下的房子多寬敞啊,你看看這多小啊,家裏人多點兒的,都轉不開身來。”江又桃說道。

徐大嘴琢磨琢磨,覺得江又桃說得對:“也就這點不好了,不過這有啥,要是能住在城裏,不用天天下地幹活,小我也樂意。”

做農民多苦啊,要看天吃飯,要是年景不好就得餓肚子。城裏人就不一樣了,甭管是旱了澇了的,每個月都有供應糧領。多好的事兒啊,農村的人哪個不削尖了腦袋往城裏來?

別說房子小了,就是一口棺材,只要有城市戶口,都多的是人樂意來。

江又桃給徐大嘴拿了點零食跟瓜子兒,徐大嘴嗑著瓜子喝著涼水:“今年咱們村在山裏偷著開了荒,種了不少這個葵花籽,今年咱們村可豐收了。”

“就是之前說好來收葵花籽的人說今年瓜子不好賣,不收了,全都砸手裏了。”去年有專門在黑市的人到村裏跟她家滿柱說的要多收瓜子,為了不影響正常的糧食產出,他們利用不忙的時候開了十來畝荒地出來,全都種上了葵花籽。

結果葵花籽收回來了,人家又不來了。

江又桃眉頭一挑,問:“多嗎?大概有多少斤?”

“一兩千斤得有,隔壁村子也種了不少,本來還指望著這個種這個葵花籽掙點錢過個肥年呢。結果就這麽砸了,你滿柱叔都愁死了,現在村裏那些人看你滿柱叔可不滿意了。”

“那麽多啊?不會被人發現嗎?”江又桃詫異的問。

“大家夥兒一起瞞著,咱們那山平時也沒人去,加上自留地裏的,可不就那麽多了嗎?”

徐大嘴這麽說,江又桃就了解了。就像曾經最先分產到戶的小崗村一樣,只要全村都瞞著一件事兒,外界確實很難知道。

“這事兒是你滿柱叔牽線,村幹部攛掇的,現在你滿柱叔他們可真是被埋怨死了。”

做大隊長就有這點不好,要麽啥也不幹,中規中矩的不犯錯,要麽就像劉滿柱一樣,一心為大家夥考慮,結果出事兒了,第一個被怨懟的就是他。

屬於吃力不討好的類型。徐大嘴也沒少怨他,像之前羅學民一樣不好麽,萬事不出頭,窮就窮唄,都窮了這些年了,差這一年兩年的?

江又桃心中一動:“嬸子,就光別的村種了葵花籽麽?別的地方種了沒?”

“都種了,哪個村都有兩三畝。今年那個人可沒少在咱們附近走動,有些村子人膽小的就種得少,有的村子膽子大。”她們村的村民膽子最大,所以她們村的葵花籽就格外的多而已。

也得虧有別的村子在襯著,要不然還不知道咋樣呢,就這會兒她家滿柱走外邊都有不少人陰陽怪氣的說話呢。

徐大嘴差點沒被氣死,最近從來不咋紅臉的兩口子已經吵了好幾架了。不過都是她在吵,劉滿柱一句話不說。

這事兒不能想,一想就來氣,肺都得氣炸!

葵花籽的畝產量不高,一畝地只有一兩百斤,一斤炒過的瓜子也才賣一兩毛錢,沒炒過的定價會更低。

江又桃她跟這瓜子實在是有緣,並且就在她為生產地感到焦灼的時候,徐大嘴就告訴她今年的瓜子滯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