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第2/3頁)

顧念薇昨天回來了,她靠在門邊嗑著瓜子,說:“這太陽雨一下,山上的蘑菇還不得跟瘋了一樣的出嗎?咱們明天撿蘑菇去吧。”

顧念薇回去首都一趟,也沒咋玩,在原身的奶奶去世以後參加完葬禮,把這個年代的首都以及後世的景點都去了一趟就回來了。

她給江又桃她們帶了很多東西,有現在首都的特產,也有她從空間裏拿出來的東西。

“行,咱們吃完飯就去。”

吃完中午飯,兩人提著筐上山。

東北土地肥沃,棗鄉這一片山上的腐土多,下雨過後,蘑菇就爭先恐後的冒了出來,上山撿蘑菇的人多,上山不一會兒就是一筐。

時間過得不緊不慢,八月中旬,徐滿秋回來了,勞作了一個多月,她黑了也瘦了,但精神面貌很好,依舊是老王頭送她來的,給她們帶了很多東西,有不少都是徐大嘴蔣四嬸兒她們送的。

八月底,江又桃跟顧念薇要去學校做開學準備了,黃校長照例給大家開了個會,之後黃校長單獨留下了江又桃跟顧念薇。

黃校長拿出昨天上縣城單位的凋令,黃校長也在嘆氣:“這回全縣聯考,咱們學校的初二一班平均分成績比縣城的還要高二十分,占據全校第一,成績最好的幾個學生已經被市裏的中專錄取了。”

在沒有高考的年代,農村學子想要離開離開黃土地,把農業戶口轉為商品糧戶口,上中專就成了一種渠道。學生從中專畢業,將會被分配到國家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直接上崗拿工資。

能考上中專的,都是班級裏的佼佼者,而成績較差的那一波,就去上了高中。

棗鄉公社已經好幾年沒有學生考上中專了。今年的一共考上了五個,五個啊,是什麽概念?縣城中學也就考上了三個而已,別的公社更是一個都沒有。

棗鄉的初中生基本都是農村人,五個考上了,也就代表有五個孩子翻身了。

江又桃跟顧念薇對視一眼:“這多好啊,作為老師,我替他們感覺到高興。”

黃老師嘆了一口氣:“縣城中學的領導在了解到你們的情況以後,要把你們調到縣城去,凋令在這裏,你們盡快去報道吧。”

教師編織都是上報到縣教育局的,江又桃跟顧念薇任教不到一年,就帶出了這麽好的成績,上級學校當然眼饞,這凋令也就來得理所當然了。

人都往高處走,比起在公社,江又桃她們當然更想上縣城去。

黃校長為她們高興。

江又桃跟顧念薇從學校出來,她倆是真沒想到自己會在短短時間內升遷,她們以為她們在棗鄉得待到高考恢復呢。

顧念薇問江又桃:“去嗎?”

“去。”咋不去呢,江又桃這個人挺現實的,能在縣城呆,她絕對不在公社呆,要是現在國家開放了回城名額,她肯定二話不說提著包袱就走。

顧念薇也想去:“那滿秋怎麽辦呢?”

“她考上初中了,咱們先上初中看看去,能不能把她送進去縣城的初中,要是不行,她就在公社讀,等到放假就去縣城好了。”

也只能這樣了。

回到家,江又桃把她們被調走的事情跟徐滿秋說了,徐滿秋聽了後挺難過的,她知道她不會跟兩個姐姐一直在一起,只是分別的這一天來得太快了。

“怕啥,我們又沒走遠,就在縣城裏,你有時間就去找我們去。再說了,我跟你薇薇姐還準備把你送進縣城的初中讀呢,到時候咱們不就又能在一起了嗎?”

去縣城中學讀書徐滿秋不敢想,能在公社中學讀書,她就已經很開心了。

趕在九月一號開學前,江又桃跟顧念薇去縣城中學報道,兩人初來乍到,但學校對她們寄予厚望,讓她們去教初二,在辦完入職手續後,江又桃提了一嘴徐滿秋的事兒。

教導主任在看完徐滿秋的成績後,立馬拍板要了這個學生!

剛剛學習一年多,一去上學就上了四年級,小升初考試還能名列前茅的學生,誰不要誰是傻子!

“學雜費全免!”對於潛力股,尖子生,縣城中學一項不吝嗇。

江又桃笑眯眯的點頭:“謝謝何主任,謝謝何主任。”

何主任笑得跟彌勒佛似的,在江又桃她們走了以後,教導主任去了校長辦公室。第二天,縣城中學的老師們都下鄉了。

江又桃跟顧念薇用一天的時間搬好家,棗鄉的房子她們沒退,房租得到冬天臘月才到期。

學校分配她們的住房是單身宿舍,小小的一間六平米左右的房間,擺上一張一米二的床再擺上兩個桌子也就沒有多少空間了。

江又桃跟顧念薇依舊是鄰居。徐滿秋住校。

一切都皆大歡喜,除了傅韶華有點失落。

以往,他只需要騎車走幾步,就能到準對象家跟準對象見面的,現在得騎車才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