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第2/2頁)

太陽已西沉,西方的霞光也漸漸滅了,昏藍的四野隱約能看見幾個巨物的輪廓,那是攻城械。二殿下帶著一千攻城兵,整隊的速度不慢,已經大致能瞧出陣型了。

江凜收回視線:“你決斷罷,指揮權給你。”

陸明睿直瞪眼:“這是我決斷的時候嗎?你這孩子怎麽經不住誇,後晌還好好的,怎麽一聲不吭就撂挑子?怎麽了這是?”

身後幾位老先生哼哧哼哧直笑。

江凜一個將近三十的糙老爺們,被他當眾落面子落得有點窘迫,無奈說:“我有別的要事,你帶兵守城,我得算點東西。”

要帶著這群老先生,算逆風、背坡等等條件下的火炮數據,算攻城械的理想效果模型,夜晚自然光、火光、煙塵對各兵種作戰視野的影響,實彈演習中的風險控制……

一旦戰起,海量的數據會湧進來,幾位古代數學家要以人力做電腦的事兒。

他們遲早得加大夜訓的比重和難度。

許多將軍打仗要隨身裝著龜甲蔔天氣,只中意在晴天開戰,酷暑天不敢打,嚴寒天也要避戰,夜間更是只巡防、不主攻,因為天黑打仗是兵家大忌。

其實望遠鏡彌補了肉眼的不足,火炮彌補了天氣的缺憾,盛朝遠遠有比北元更強悍的戰場適應能力。

裴老先生樂得看兩個小輩鬥嘴,笑著問:“小軍師打算怎麽守?”

陸明睿道:“先以小炮轟壕橋與填壕車,再轟雲梯,以弓兵壓制攀墻兵……”說了很長一段。

裴老先生笑道:“小軍師這說得不是挺好麽,曉暢明白,連老朽都能聽得懂,還有什麽好躊躇的?”

陸明睿神情有些困窘,還是下意識地望向江凜。

陸明睿精學六韜三略,算是紙上談兵裏最佼佼的那一撮人,可因為從沒打過實仗,殿下給他拔了個軍師將軍,卻沒開司立事,就是看他能不能獨展長才、坐穩軍中大謀師的意思。

老將多有質疑,陸明睿自己也未必堅定,不論想出什麽良計奇謀,總缺了點“用我這計策,此戰必勝”的底氣。

江凜冷酷說:“你自己決斷。敗了睡豬圈,勝了,另外送你一套書。”

“……”陸明睿一咬牙:“成交!”

赤城是有護城河的,狹細處也有二十米寬。春分時節冬雪消融,雖然河面還結著凍,可河冰厚度經不住踩,想攻城,必須先拿巨石把河填實了。

他們據著天險與城防守城,實則並不好打,因為南面被轟爛的城墻就是最大的破綻,那頭才是防禦重心。

酉時正,天邊余暉還剩最後一縷,戰鼓聲轟然敲響。南面的沖殺聲匯成了浪,千人行軍,踏著鼓點沉甸甸地行來。

以百人為一組,幾十名重盾兵結成了堅不可摧的半個弧面,笨重的塔盾比人還要高出一截。這鋼鐵怪物挪騰很慢,卻能擋住泥土彈。

重盾兵要在炮彈沖開的氣浪中死死撐在原地,扛住一顆火彈,就能在敵兵填彈的空隙中向前行進幾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