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2/3頁)

隔著人堆看見她,杜仲臉一沉:“姑娘怎又出來吹風了?”

唐荼荼後頸一縮,做了個“別兇別罵,我看兩眼就走”的手勢。

這孩子,年前剛來天津那會兒還是個沉默寡言的弟弟,自打收了這群小徒兒,氣勢是一天比一天足了。

他不藏私,臨行前王太醫也交待過他,這師徒二人以大醫精誠四字銘心,老祖宗傳書中那本眼科證治也舍得拿出來。醫士來回傳閱,全手抄了一冊,捧著書挨個問問題。

石桌上放著一本,唐荼荼低頭去瞧,書正展在“生理鹽水”那一頁。不知是哪位仁兄謄抄的,全是橫平豎直的楷字,便宜她了。

生理鹽水的制備方法書上只寫了兩頁,反復提了一個詞——“極凈鹽”。

天津有幾千家灶戶,專門設灶煎鹽的營生。

時下濾鹵曬鹽做出來的都是粗鹽,盛在罐子裏,一受潮就結成疙瘩塊了,裏頭有黑沫,味兒鹹裏帶點苦,蹦不住還混著小蝦米和指甲蓋長的魚。喝個鹹湯,一口碎貝殼渣子,一口海帶沫,常有驚喜。

民間屢禁不止的私鹽販子,做的就是這一档買賣。

能濾凈這些雜物的叫細鹽,頭等鹽進貢,次等進入官家和富商家,賣得貴。

而想提純出後世那樣一粒一粒幹幹凈凈、成分明確的精鹽,先要溶解海鹽,曬幹,物理過濾除雜,還用了許多化學知識。

那兩頁書上寫的就是提純粗鹽、析出NaCl晶體的法子。

【取熟鹽反復熬煮,三層細篩累次濾去結晶,留白凈鹽鹵水。

陜西紫陽縣產毒重石,乃氯化鋇,攪入鹵水中,祛除硫酸鈉。

取粵南石灰,溶水濾雜;再取河南桐柏縣堿礦,混入水中,制成氫氧化鈉。取過量攪入鹽鹵水中,祛除氯化鎂。

取鹽湖沉積鹽霜狀濁液,加熱除雜,得碳酸鈉。攪入鹽鹵水中,除去氯化鈣和余下的毒重石。

煉石膽取精華,幹餾綠礬,得硫酸。攪入鹽鹵水中……】

唐荼荼:“……”

光弄個粗鹽提純NaCl,竟有十來個步驟!反應物還得另外制備!

她滿腦子的化學方程式,高中時的化學知識全從危險的邊緣扯回來。唐荼荼抓耳撓腮寫了半天,愣是寫不出這十來個式子,恍惚中感受到了被老師扯著嗓門罵“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的痛苦。

完犢子,當初學的全還給老師了。

“姑娘想著什麽了?”

不知何時,院裏的醫士病人全不見了,日頭高照,廚房做飯的動靜熱熱鬧鬧,竟然是晌午了。

杜仲俯身看:“姑娘寫的什麽?”

“別催。”

唐荼荼一腦門汗,眼睛卻是亮的,正推逆推,慢慢把粗鹽主要的雜質種類和提純方程式寫出來了。

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CaCl2═CaCO3↓+2NaCl

……

配平不難,反應式卻多得離譜,一條接一條。

唐荼荼從記憶末梢扒拉那點余燼,薅下好幾根頭發,在崩潰的邊緣掙扯半天,公式漸漸連上了,她上到腦袋下至心全愉悅起來了,那是高考前在自習室瘋狂刷題一般的暢快。

杜仲一頓飯吃完,總算見她放下了筆,拿過她那一頁紙細看。

他手指輪序劃過毒重石、堿礦、石灰乳,半晌,問:“這些是何物?”

唐荼荼一驚:“你沒聽過?!”

杜仲:“從未。”

唐荼荼傻了:“我以為這都是中藥啊!不是藥材,那寫在書上幹嘛啊?!”

什麽石膏、朱砂、爐甘石,不都是礦石類藥材嗎?她看見石灰乳的第一眼,就覺得這東西能入藥啊。

杜仲澄澈的雙眼看著她:“若這些是藥材,我與師父多年前就能做出這鹽水了。”

唐荼荼堵了半頓飯,才想通這道理。王家那位寫醫書的老祖宗不僅是個醫才,還得是個化學專家,化學方程式不難,難的是他怎麽找出這些單質其原料的。

她難受了半頓飯,又冒出了另一個思路。

“照書上說,海鹽裏的雜質主要是鈉鈣鎂鹽,但都是微量的,鹽嘛,還不是NaCl,輸液肯定不行,但如果只拿來做外用洗劑,沒準不需要除雜呢?”

杜仲不動聲色,把每個沒聽過的生詞往腦袋裏裝。

“這一節我一直看不明白,但老先生累次在書中寫到生理鹽水,似是一樣治百病的奇藥。我與師父翻遍古籍,曾找到過花椒與鹽煎湯的方劑,《本草》中也有食鹽入藥的例證——凡鹽入藥,須以水化,澄去腳滓,煎煉白色,乃良。”

“外用能治牙痛、皮癬、痔瘡,內服清火、湧吐。只是這幾種病不缺藥,方子多的是,是以食鹽入藥多為小籍偏方所載。”

他說得慢,唐荼荼湊湊巴巴聽懂七成,順著自己思路往下想。

“我覺得可以一試。生理鹽水濃度0.9,主要模擬的是血漿的滲透壓,高了不好,低了,應該無大害?我記得最早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