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3頁)

皇上端坐寶座,太後在右側,一群嬪妃在左右兩邊的白玉階下支起小桌,靠金玉珠寶堆出了滿身奢華,漂亮得像一排假人。

後位竟是空的,皇後不在。

緊鄰著太後座旁擺了扇三折屏,屏風裏圍著一人,那屏風紗絲細密,外頭看不清裏頭的人影,只能瞧出是個女子身形。

唐荼荼跟著導引太監走,這掌禮儀的太監這回學聰明了,輕聲說“定”,唐荼荼就站住。

太監說“跪”,唐荼荼又跪了個安,朗聲補上了前頭欠下的禮節,“微臣叩見”了一連串。

她不定睛看誰,腦袋卻明顯比別人擡得高,顯得坦蕩,沒扭捏做派。

太後瞧著舒坦,又笑說:“七月我給她題那‘巾幗女傑’之時,皇上還說這四個字份量太重了,倒顯得咱們皇家慕武,讓天下女孩兒都效仿她習武似的,練出一身巨力來。”

文帝容色淡淡,清了清嗓,聲音不失威嚴:“太後賜下的字,可還留著?”

唐荼荼知道對什麽人說什麽話才討喜,坦言道:“留著呢,我爹供起來了,天天早晚擦一遍。”

把太後逗得笑出聲。

文帝“唔”了聲,闔眼沉思:“你造出此等奇物來,今日朕再賜你一幅字罷,好事湊個雙——來人!筆墨伺候。”

道己公公年逾六十了,反應卻麻利,吩咐小太監鋪開筆墨。皇上略一思索,潤筆寫了“慧心巧思”四字,蘸紅泥蓋上了印璽。

左右嬪妃挨著傳閱,都誇這四個字寫得好,太後只掃了一眼,雖也笑著,但沒吭聲。

唐荼荼福至心靈,在這一刻跟太後腦電波合了拍——真要說起來,這四個字給得有點小氣了,跟太後題的那“巾幗女傑”四字不是一個量級。

可禦筆親題的,儼然是王朝最高褒獎了。

加班加點半來月,皇家總不會吝嗇到只賞一幅字,有這個態度在前,別的賞賜必然少不了了。唐荼荼臉上的僵笑漸漸生動起來。

她聽到太子殿下請命,說做這套動畫雖花費甚巨,但放去民間,只需要簡單成影就行了,還獻上了幾本文士畫的手翻書,說此物也能大量印刷。

皇上沒松口,也沒回絕,只說讓大學士琢磨琢磨,留後再議。

君臣一派和樂中,殿外忽然吵鬧起來,遠遠聽到院兒裏有人喊著“九殿下”、“九殿下”,殿外有人三步並作兩步闖進來。

“何事喧嘩!”禮官呵斥。

唐荼荼愕然回頭。

進來的是個裹著一身紫褐帔、頭頂玄冠的老道。這老道匆匆行來,興許是練過腳下功夫,健步如飛,禮儀規矩比唐荼荼還不如,人還沒走到近前,已經遞了聲兒過來。

“啟稟皇上、娘娘!九殿下又魘著了,哭鬧不止,是兇兆,需借皇上一縷祥瑞之氣護身!”

借……祥瑞之氣?

唐荼荼一個唯物主義者立刻舌頭抵住上顎,穩住表情,適時換上一點茫然又擔憂的神色。

她左手邊的一位美婦惶急站起來,一疊聲喝問:“坤山真人,央央怎麽了?你們怎麽照顧的,本宮才離開這一會兒工夫!”

大殿上一片死寂。

道己公公拂塵一揚,絲竹聲很快又響起來了,還比先前更響亮了。

唐荼荼驚愕地看著殿裏一群高官裝模作樣,跟旁座同僚說說笑笑,渾似沒長耳朵沒聽著似的,為皇家矯飾太平。

確保座首說話的動靜大臣們聽不到了,皇上才無聲地喘了口氣,臉上露出疲態,他揮了揮手。

“帶九兒過來罷,讓他也瞧瞧熱鬧,得點新氣兒。”

很快,奶嬤嬤帶著九殿下,從保和殿側手邊的廡房繞著後殿過來了。這穿著錦衣的小皇子臉上還淌著淚,哀哀喚了聲“母妃”,叫聲不比奶貓兒大。

唐荼荼定睛瞧了一眼。

這就是九殿下……

三歲大的孩子,按說早該自己走路了,可這孩子身體重心不穩,一邁步,上半身會不由自主往前傾,跌跌撞撞的,得嬤嬤拉著才能走穩。

他跟哪個哥哥也不像,不是樣貌不像,是沒有金玉窩裏作養出來的精致感。看到這孩子的瞬間,甚至留意不到他的五官容貌,只覺這小皇子瘦得離奇,雙頰無肉,胳膊細得他那嬤嬤都不敢握重了。

只有朝著姚妃伸手討抱時,露出一點鮮活勁兒。

姚妃哀聲道:“央央過來,母妃看看怎麽了,又夢著什麽了?”

一群娘娘全避諱什麽似的垂了垂眼,等九殿下走過去了,才擡眼瞧他背影。

可走過唐荼荼身旁時,那哭鬧不休的小殿下竟伸長了脖子,朝著唐荼荼望來。

不知瞧見了什麽,九殿下一下子破涕為笑,甩開奶嬤嬤的攙扶,伸出嫩白的小手,指著唐荼荼喊了聲。

“火火!”

唐荼荼:“……什麽?”

那坤山真人驀地滯住了腳,目光如炬射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