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3/3頁)

她每天在工部、鐘鼓司、知驥樓,三地兒之間跑,上午拿著知驥樓畫好的原圖去找皮影匠,下午拿著皮影匠刻好的驢皮去知驥樓,核對兩頭圖紙尺寸。

唐荼荼在表格上勾勾畫畫:“這邊進度慢了,還需要五日才能畫出完整圖稿,明日先交一部分圖過去,皮影匠趕得及麽?”

她說話活像後頭有人拿鞭子攆著,語速很快,影響得周圍幾個匯報進度的文吏也不嚼措辭了。

“趕得及!咱京城多少戲班子多少手藝人,通宵達旦也一定給姑娘做出來。”

知驥樓召集了八百文士畫畫,詹事府征集來的坊間皮影匠更多,足有一千多人,幾乎動用了整個京城所有的皮影戲班子。

兩邊人手都太多了,一時攏不出個地方坐下來商量。左右不是一個工序,文士又自恃身份,跟匠人溝通總是起口舌之爭。

唐荼荼只好自己勤快跑腿,每天馬不停蹄地竄好幾個地方。傍晚再回工部,趁著天黑,測試光影和幕布成像距離。

她拼命催動自己所有的潛能。

吳員外不是什麽硬朗骨頭,連著跟她跑了七八天,握馬韁的手都磨破了層皮,腿內側更是苦不堪言。

告了一日假,回家躺了一天,吳員外又咬牙爬起來了,也換上了馬車,暗恨自己為何要攬這差事。

這員外一邊埋怨,一邊也暗暗心驚。

他一個跟著跑腿的都吃不消了,這麽個十來歲的丫頭仍然精神抖擻,不知累似的。

每日各種知識往她腦子裏灌,尋常人能聽出個子醜寅卯來,聽懂這幾個行當的道理,已是不易。

唐荼荼不光得聽懂,還得整理匯編,她像塊海綿一樣瘋狂汲取各行知識,每天白天龐雜的信息流,到了晚上就總結出文字來,工程進度表一天天跟著寫。

她還得融會貫通,將各行的知識填塞到放映機裏,繪畫、皮影、韻聲光樂,還有進度落後的鏡片,全方位得考慮進去。

吳員外自詡是個見多識廣的,也跟不上這個強度,叫苦之余,腦子慢慢轉向了奇怪的方向。

——怪道二殿下瞅準這麽一位呢,腦子好使,人也愛撲打,放後宅妥妥是個賢內助。

八月已經過完了,離重陽節越近,晏少昰越不抱什麽希望了。放映機於他雖重要,拖到年底再呈給父皇,也是行的。

可唐荼荼時間觀念重,定好了九月初九,她就當政治任務完成,攻堅克難,分秒必爭。

晏少昰連著好幾天“飯後溜達”,都會溜達去工部瞧她一眼。每晚都看見唐荼荼帶著幾個匠人,坐那小院裏測試機器。

他皺起兩條眉,一張嘴,又憋回去,怕潑她冷水。

話在舌尖含了三輪,晏少昰沒忍住:“你熬了幾宿了?印堂黑如鍋底,眼皮都耷拉了。”

一副耗盡精力的衰喪之象。

影衛說她每日子時歇下,卯正起,一天睡三個半時辰,按理兒不該累成這樣。

唐荼荼揉揉自己腮幫子,臉上皮膚確實粗糙了一個度,挺羨慕他:二殿下公務再忙,不管什麽時候都神清氣爽的,大概是靠食補?

唐荼荼開口小小地貪了一貪:“等放映機做好了,殿下給我加五百兩賞銀吧,我多吃點好的,好好補補。”

沒出息,吃一頓飯才幾個錢,也能算賞?

“廿一。”晏少昰瞧了瞧天色:“去一品樓定桌席。再去唐家知會一聲,就說常……”

到嘴邊的“常寧”倆字卡住了。

晏少昰頓了頓:“就說本殿留膳,晚點送姑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