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3/3頁)

含山長公主披著從木莂寺帶回來的那件袈裟坐著,在翻一份手稿。

那是老帝師蕭長楹生前的所有手稿,被先帝斥作“婦人之仁”的無用書,只在武英殿印了半版,就被先帝喝停了。

蕭氏一族舉家遷回江南故土之後,沒兩年,帝師溘然長逝,整個京畿的文士們哭了三天,忙著尋太師手稿,一直沒找到多少。

皇上和太子多方探尋,也沒找齊十分之一,只當帝師手稿散佚各地,沒人知道蕭太師生前的手稿都在長公主這兒。

長公主居家禮佛,其實不大愛讀佛經,她是聰慧人,讀經百遍反而累贅,多數時候,她都在書房裏讀太師生前的手稿。

博古架上分格陳列,民法、刑法、婚姻法、訴訟法、醫藥衛生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蕭太師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

盡管他終其一生寫出來的這些法令,上位者不用,民間百姓不懂——父皇罵著“婦人之仁”,文士們嘆“違經背古,不合時宜”。

皇兄才智平庸,登基時大赦天下,挑揀著《人權法》用了幾條——廢家生奴,改為雇奴;宮裏宮外不允許設私刑;提倡天下設慈善院,收養孤寡老人;設義學,貧家孩子能進去念三年書。

他將“重文”與“施仁”做到了極致,給自己糊了張愛民如子的皮,叫四海之內全是歌功頌德章。

可是,他配麽?

長公主哼笑出聲。她在燈下逐字逐行地看,這套手稿她這些年裏看過幾十遍,原本就不牢靠的書脊全散了,已經縫過好幾回,側脊上針腳細密。

翻開扉頁,上頭寫著: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雲嵐就是這時候進門的。

長公主把身上的袈裟脫下,疊好,放到膝頭。這才問她:“見著人了?”

雲嵐居士盈盈拜倒:“回主子,見著了。”

“如何?”

雲嵐道:“這位唐姑娘果然是個奇人,對‘眼鏡’與冶煉之法如數家珍,說話做事都與時人不同。我已謄錄她的手稿,寄給兩位兄長辨認,這位十有八九是異世來客。”

“聽她家先生說,唐姑娘前幾日去了工部任職,不知是在造什麽奇物。”

含山長公主應了聲:“籠絡不得,就別打草驚蛇。她入小二麾下了。”

“公主這話說得不對。”雲嵐居士眼裏漾出笑波來。

“我祖父生前說,異人無‘主仆’觀,他們大多是唯物主義者,依循誰的理念,就跟從誰,什麽時候信念不合了,換一個隊伍就是了——二殿下是殺伐果斷的人,那位唐姑娘可不像。”

含山長公主從這話裏聽出關節來,皺眉擡頭:“你做什麽了?”

“主子別怪我莽撞,我給唐姑娘……留了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