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3/4頁)

倘若如此……唐荼荼一顆腦子飛速轉了轉,命中率低成這樣,也難怪南宋被蒙古打得落花流水。

唐朝時打的是突厥,突厥兵和中原打得有來有往,突厥戰力比鐵騎踏遍歐亞的蒙古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馬背上的民族最擅騎射,這個時代,中原將士的馬匹保有率本來就比蒙古低得多,聽隊長說,當年蒙古西征打歐洲小國的時候,跨越大洲去作戰,都能將騎兵武裝到人均三到四匹馬。蒙古自己也知道這個逆天的優勢,元初時,幾乎把馬政放到比國政還重要的地位。

騎兵差人家一档,弓兵再差一档,力士再差一档……簡直要命。

她唯恐天塌,表情越來越凝重,晏少昰看出來了。

“不是咱們的將士騎射不精,是‘騎射’的準頭一直如此,尋常弓兵比的不是精準,而是對陣的氣勢——不論兩軍對壘,還是攻城守墻,軍械齊全的一方,都會先以漫天箭雨擾亂敵軍陣型,殺其銳氣。”

把敵人嚇得肝膽欲裂,氣勢碾壓?

唐荼荼崇尚數據為王,很是較真地思考了一會兒,給了另一種假設。

“如果說,測好當天的風速、風向,再由有經驗的弓箭手算好射距,統一弓兵展弓的力度和仰角,能不能提高命中率?”

晏少昰嘆笑:“臨陣不過三矢,哪有工夫夠你細細調度?”

唐荼荼的文言文水平不足以讓她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晏少昰看出來了,解釋道:“弓兵的射距為百步到一百二十步上下,武將需得射一百六十步,陣前副將都是力士出身,拉七力硬弓射距不得低於一百八十步。”

“弓兵最擅長克制敵方騎兵沖陣——兩軍對陣,待戰鼓擂響,敵人往往先以騎兵來沖破陣型,滿地丟盔棄甲,步兵再上前沖殺——臨陣三矢,其意是敵人的騎兵從騎著馬進入射程到沖到近前,只夠每個弓兵放三箭,這三箭如若不能將敵人的騎兵擊潰,己方陣型必散,這一戰就難打了。”

古代以左右腳各邁一下為“一步”,百步的射距,大概是150米。如有力氣大的神將,射距能達到270米,騎兵三個呼吸間就能沖過這一射之地。

唐荼荼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她隱約覺得計算射距和仰角還是有一定用處的,一時卻想不到合適的辦法避開“臨陣三矢”的麻煩,把這個一閃而過的靈感記在了本子上。

她眉毛畫彎了,眉峰不見了,一張臉仿佛被磨平,只剩下圓潤和柔婉,做出任何表情來都有點怪。晏少昰多瞧了兩眼:“好端端的,傅什麽粉?”

唐荼荼:“啊呀,是不是花了?”

她身上從不裝鏡子,掏出塊帕子便擦,把一張臉抹出了不勻稱的浮白,灑脫地揩了一把汗,瞧不見一絲半點兒在人前丟了臉的羞惱。

晏少昰沉默地把那點子“女為悅己者容”的猜疑,甩出了腦子。

這群校場兵在二殿下眼裏就是一群雜伍,山高皇帝遠的,兵與小將都是民夫出身,練兵能練出個令行禁止的規矩來就不錯了。

是以影衛獵了十幾頭鹿扛回來的時候,二殿下也沒露出個笑模樣,只當稀松平常。

唐荼荼倒是很驚喜,蹲在一排死不瞑目的鹿屍前細看,研究影衛射箭的位置、角度。叁鷹和幾個影衛又當起了夫子,席地坐了一圈,給她講各種箭頭造成的傷口形狀、深淺區別。

講了好一盼。

叁鷹:“便是如此。”

唐荼荼:“鷹大哥果然厲害!”

叁鷹嘿嘿撓頭:“當不得當不得,唐姑娘一點就透。”

唐荼荼:“還是鷹大哥教得好。”

晏少昰輕哼,沒出息,瞧見什麽都一驚一乍的。

唐荼荼有見人就喊大哥的毛病,末世裏,豪爽地喊一聲“大哥”,能破開心防,快速和異性建立交情,還能掐斷所有可能存在的曖昧苗頭,全攏入戰友兄弟情誼裏。

叁鷹聽著主子這聲哼,驀地打了個寒噤,記起了最近府裏邊的那些有鼻子有眼的傳聞。他噌地往後一挪屁股,坐得離唐荼荼遠了一丈。

唐荼荼:“怎麽了?”

影衛們都笑起來。

這些往時不苟言笑的影衛,其實還都是一群少年,叁字輩是先帝平叛之後才開始訓的,六七歲上頭擇好苗子開始訓,眼下都是十七八歲。最年長的廿一比他們早一輩,也才二十七八,眉眼中已見老成。

影衛們笑鬧著,轉變只在一瞬間,他們所有人都警覺地收了笑,直身盯向了西邊。

“怎麽……”唐荼荼才剛開口,她也聽著了動靜。

那是一道尖利的哨聲,離得遠,好像是半山腰上傳來的。

入林的人都會戴這麽個馬哨,常常是呼喝同伴用的,可這哨聲接連響了四五聲,一聲比一聲更疾,卻倏地戛然中止,透著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