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3頁)

朱雀大街寬三十丈,每當南市開市,道兩旁的攤位竟能擺開二十丈寬,只留中間十丈做車馬道。這個每月中旬冒出來的市場,會從南城墻正中間的明德門腳下,一直延伸到開明坊,經行千米有余,是為“南市”。

而今日,恰恰好地就是十五了。

整條街上熱鬧非凡,比初九太後正誕日那天也不遑多讓了,放眼望去,全是挨挨擠擠的人腦袋。

往來行走的都是大富商,土老財們腰挎金絲褡褳,掛一柄金鑲玉或景泰藍的衣帶鉤,脖子上墜一串珍珠鏈子,倆手還要各戴個大扳指;雅商大多穿直裰,腦袋上戴一頂小圓帽,手裏一把折扇,十分得有辨識度。

各種各樣的服色逾制,在這條街上都能看著,官家睜只眼閉只眼,放任商業大行其道,只每年兩次收商稅的時候狠狠剁兩刀,叫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商人縮緊脖子。

唐荼荼掛起車簾子一路張望,她實在喜歡這種自由的氛圍。

東市富麗堂皇,陽春白雪,也常有店大欺客的事兒;西市又是小販散漫、攤位侵街,太雜亂了。

像南市這樣,攤位清爽整齊地擺在道路兩旁的,挺招人好感。

劉大劉二去停馬車了,華瓊領著荼荼一路走,一路給閨女灌知識。

她道:“如今,商界以幫、行、會為主。跑商的叫商幫,同類的店鋪聯合叫商行,比如米面糧行、句家老爺牽頭的瓷器商行等等。”

“此外還有商會——京城這樣四方來朝的大都市,南北客商多,異域商人也多,本地的豪商是要抱團的,人多勢眾力量大,才能防住外地商人尋釁滋事。”

“所謂‘南市’,就是每個月的京商大集|會,每年五月到七月又是跑商最旺的月份——春夏出門跑商的,帶著天南海北的貨物回來了;立秋後南下跑商的,這時就要準備走了。”

“所以這時節,東西南北最時興的貨物,都會在這個市場上出現。”

唐荼荼一路左看右看,還沒看出名堂,被前邊驟然炸響的鞭炮聲炸得一激靈。

撲面的煙塵中,十幾條紅鞭炮噼裏啪啦甩著花兒,鑼鼓聲也震耳欲聾地敲起來。

人群中轟然叫好,如分潮般往道路兩旁退去,兩個披紅掛綠的舞龍舞獅隊從南邊奔來。

唐荼荼被人堆擠得挨了兩腳踩,傻了眼:“這是在做什麽啊?”

華瓊最愛看閨女的傻樣子,聞言哈哈一笑:“擡頭看!”

唐荼荼仰頭往高處望,只見隨著鞭炮聲,花樓頂上垂下來兩條二尺寬的大紅旌,上頭洋洋灑灑寫著一副對聯。

——東購西銷南裝北運,普天之下遍地商機。

——隆通四海五服兄弟,福臨寶地莫傷和氣。

中間四字橫批,更是張牙舞爪,似要化龍而飛。

——京貨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