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頁)

王櫻和徐霜陪著徐老太往外走,王櫻早上又給徐老太把了一次脈,徐老太昨晚上被驚醒之後也在外面挨了幾下冰雹,王櫻也怕老人出事。

三個人一路往回走,準備先把徐老太送回去睡覺,昨晚上折騰的一通,大隊上就沒幾個睡好的。

徐老太攥著王櫻的手,沉吟良久才出聲。

“櫻丫頭,你說我接幾個知青住成不?”

王櫻有些不理解,她就沒把這次知青的事情放在自家身上考慮。

誠然她跟徐霜算是大隊上生活水平比較好的人家了,但是一個是她不可能讓知青住進自己家裏,家裏有個外人,怎麽想怎麽別扭好嗎?二個也是她跟徐霜的口糧並不富裕。

而且別看他們倆一天到晚上山弄點鮮貨,但糧食還是缺的,她不下地,掙的就是錢和那點照看程淑芬兩人的工分,徐霜拿的是工資和糧票。雖說不是全指著分糧過日子,但是那點糧票換的糧食大多也是粗糧,隨心所欲吃細糧還做不到呢。

徐老太趕緊解釋:“你放心,不叫你跟徐霜出糧食,我去年分的糧食還夠,足夠分給兩個胃口小的知青的。”

“我就是想著,這次也多少算是個出頭的事。咱家的成分你曉得,一團爛賬,現在雖說徐霜跟你結了婚,沒什麽問題了。但是我還是覺得,咱最好是積極點,省的大隊上有人有意見……”

徐老太既不是瞎積極,也不是聖母病,她是經過認真思考的。

現在大隊上還有九個知青沒著落,少不了拉壯丁找人家。自家當然可以不抻頭,但是萬一最後輪到的人家多想點,就會覺得你徐家日子最好,憑啥不分知青。

經過徐明那一遭,徐老太現在是更謹慎了。

她就怕別人攀扯不上王櫻和徐霜,再來攀扯自己。人啊,大家日子都好過時候自然可以和和氣氣,但是日子不好過時候,少不了就得眼紅生氣。

徐老太想的很好:“我主動出面接兩個知青,就跟我住一塊。就是這吃的上面……”

徐老太最為難的就在這裏,她家的夥食一向不錯,王櫻不會做飯,平時都是早晚飯徐霜給她做,中午飯王櫻就來她這邊吃。

徐老太也不可惜東西,中午那頓就是變著花樣的來。

但這些要是給知青一樣吃,她扛不住這個消耗不說,還容易紮眼。

試想一下,知青們湊在一起,你說你吃的土豆蛋子,她說吃的是饅頭兔子肉。那不壞菜了嗎?

王櫻順著徐老太的思路想了想,也很理解。

這種事情的確是很為難,誰都不願意接知青,不說吃喝,光是來個陌生人住在家裏也是各種磨合吧。萬一再攤上一個不醒事的知青,後續更是一堆的麻煩。

但徐老太說的沒錯,徐家現在這樣,不抻頭不合適。都知道徐霜工作沒丟,他們兩個日子過的好,這時候不吃點虧,別人難免要眼熱說酸話。

王櫻跟徐霜對視一眼,她當即就下了決定:“那就這樣,娘你過來跟我們住一起。”

徐老太懵了:“我咋過去跟你們住一起,我不去!”

她本意就是自己把這事擔起來,不是想著去麻煩兒子兒媳婦的。

再說了,徐霜住過去是因為入贅了,她住過去算啥啊!

“再說了咱家裏不留人咋行?”

她家的老房子保存的也好,住進去的人再把房子霍霍了咋辦。

王櫻:“這您就別多想了,咱們挑兩個省事的住進去,您常住的那間給鎖上,就給他們留個一間房,灶房裏東西也都搬過來,糧食咱們出了,讓他們自己做,這樣也好算多少。反正糧食又不是不給了,咱們就照常按照其他知青的標準準備,回頭秋糧下來這部分就補上了。”

王櫻細想覺得這樣也沒虧多少,不住在一個屋檐下,省的磨合生氣,也不摻和他們知青內部問題。糧食也就是按照正常給,別人多少自家就給多少,誰也不用存著心來她家吃大戶。

王櫻拍板:“就這樣說定了,您來這邊住,正好兩間房,給您收拾出來一間,咱倆白天還能做個伴。”

徐霜雖然覺得麻煩,但也曉得老娘和媳婦商量的不錯。而且他覺得,就算自家不抻頭,田有福也得來動員他。

沒辦法啊,大隊上都是緊巴巴的人家,日子好過的沒幾個。也就王櫻和徐霜這樣的小夫妻,家裏還沒個孩子,負擔小,掙的多。口糧松動些。

田有福也算是被逼的沒辦法了,徐霜早起聽人念叨,說他家的親戚半夜來了一次,是隔壁大隊的,說是房子塌了,緊趕著把小孩送過來讓幫著照看,家裏人還要回去扒拉破房子搬家當。

可見這次的冰雹應該強度不小,受災的地方不止他們大隊。公社就算是撥糧,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了。

與其等著田有福來動員他,不如像徐老太說的,自己出面去提議,還能挑兩個省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