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2/5頁)

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弘昀和弘時都是親王,弘歷和弘晝,六阿哥是郡王,六阿哥往下都先封的貝子。

等這些兄弟長大了,成親當差的時候再另行封賞。

六阿哥絕對是刷的臉卡才蹭上的郡王,但弘歷和弘晝兩個卻對這個郡王不滿極了。

他們不比弘昀倆兄弟有能力?

所以老大這是打壓他們呢吧。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弘輝就是一句話,想成為親王就看你們以後的表現了。

弘歷/弘晝:“……”

因為有宜妃姐妹的先例,所以弘昀在四爺百日祭後便將李氏接出宮了。

李氏仍舊住在早年她在府邸的院子,再次住回來,整個人的心態都變了。

兜兜轉轉又回來,就是人這一輩子。

李氏走的幹脆,而熹太妃和裕太妃卻並沒有立時出宮,而是與兒子商量了一回準備跟太後套套近乎聯絡一回感情,等出孝了再跟兒子養老去。

也正是如此,小富察氏這會兒還沒落在她婆婆手裏。

唉,這事說起來也怪四爺。當初為了將富察氏從十二那條船上拉下來便特意給小富察氏和弘歷賜了婚。

後來弘歷和富察家都存了借力的心思,都想借著彼此讓自已更上一層樓。只是後來種種,到叫弘歷母子對小富察氏生出了失望和遷怒的心思。

弘歷本就不是個長情的,見天的自詡情聖,實際上卻是最薄情寡義的那個。說句不客氣的話,愛新覺羅家的惡劣基因幾乎全部被他遺傳到了。一院子的鶯鶯燕燕,哪怕她們生出來的崽子沒有繼承權,可也叫富察氏光是瞧著都厭惡得不行。

膈應死了。

想到越來越會挑三撿四的婆婆,富察氏想的都是怎麽才能叫婆婆‘老實’些。

乾坤已定,弘歷在頹廢了一陣子後便又想到了從龍之功。

就像早些年他十二叔做的那般,或者說他九叔一家就做得極好。

弘歷首先盯上的不是弘輝的嫡長子,而是他的庶次子。

在他看來只有這般才能顯出他的能力來。

可惜他不知道只要挑中的不是時康公主,他挑誰都白搭。

弘歷還想再折騰折騰,弘晝卻是立即調轉馬頭,開始朝著忠臣賢將的方向努力。

審時度勢的識時務樣子,連小姑娘都佩服不已。

~

大清這邊的皇位繼承還有的磨呢,但羅刹國那邊的皇儲卻沒什麽懸念。

只要探春的長女小洋娃娃不死不作,她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想讓大清兒郎與小洋娃娃聯姻的事,四爺生前到是想了幾次,只是由於他太忙了,這事也沒落實下來。不過小洋娃娃到也沒找羅刹國的人而是女校畢業後,自己挑了個人回國了。

也不是特意挑的,是那年回國的路上撿的。

還是個重傷,失憶的美男子。

傷好後兩人迅速墜入愛河,如今孩子都有了。

大清這邊只知道小洋娃娃找的是大清的男子,具體的消息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當事人也不知道。

←_←

也是多年後小洋娃娃帶著夫婿回大清,小姑娘才一眼認出來這是早些年她老子給她準備的未婚夫之一。

那個失蹤的,怎麽都找不到的老五。

拋開小洋娃娃,探春的羅刹國女皇做得很是得心應手,她在羅刹國有極高的支持率,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非常的擁護她。

羅刹國的貧富差距一直很大,但探春在努力平衡兩者關系的同時,也叫所有百姓都吃飽穿暖,這就是一件極得民心的事。

如今的探春除了五官和飲食習慣外,渾身上下都像一個真正的羅刹國人。不過她的私生活很幹凈,也不像歷代女王那般養情人。雖說羅刹國對養情人這種事情並不反對,也不會鄙夷抨擊,但探春仍舊沒有隨波逐流,而是按著自己的心意生活。

男人有什麽意思,獨美不好嗎。

在接到李紈喪訊的時候,探春剛與大清簽了一份貿易合同,之後便派人去吊唁了。

探春派人從羅刹國出來時,迎春也坐著馬車帶著幼子親自過去了。

惜春和黛玉一行人從女校回來的那天,她們下馬車時迎春的馬車才入城。

姐妹們難得相見,又是這種情況,不免在靈堂說起了曾經。

曾經的日子有甜有苦,如今回憶起來竟是那般的遙遠。

李紈是長嫂,自來負責教導姐妹們針線女紅,搬到大觀園以後,姐妹們去女校讀書,李紈又負責起大觀園的中饋。那些年跟著老太太住在大觀園裏,她們也算是相依為命了。

幾乎沒有什麽太叫她們觸動的大事,想起來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這些小事才匯聚成最珍貴的記憶。

賈蘭也沒想到他的這些姑姑和姑祖母們都親自來了,三七過後等著吉日出發扶靈回南時,又聽說湘雲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