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第3/5頁)

十二福晉暗恨在心裏的同時,也在想著她家爺的這個案子。

案子落在她阿瑪手裏,定然不會有什麽冤假錯案。可同樣的,這個案子的公正性也會被人質疑。借時一個弄不好,還會連累她阿瑪。

老八到底是被誰害的?老四的葫蘆裏又到底賣的什麽藥呀。

當然是拔出蘿蔔帶著泥,一拔一大片了。

馬齊是先帝老臣,能力是有的,但四爺卻知道這家夥並不服他,心裏未嘗沒有叫自家女婿上位的想法。

對付這種還算謹慎,私心又極重的權臣,總要先做足了準備,然後需要用到的時候再發作他。

比如說徇私舞弊,包庇想要謀反的女婿這種的。

這個案子到底是怎麽回事,怕是沒有人比四爺更清楚的了。他將那些線索和真相掩藏,怕是馬齊也只能查到十二是無辜的。

你既然查出十二是無辜的,那朕就相信你的結論。等將來十二‘東窗事發’,也就怪不得朕連坐你了。

不愧是先帝的選中的繼承人,竟然提前給朝臣挖坑,也是缺德得沒邊了。

其實四爺也沒想過他要這麽做。

以前他總以為坐上這個位置後,就可以隨心所欲些,不用再各種算計。哪裏想到坐上了這個位置他才知道權利是個好東西,卻也沒辦法可著心意來。

他偶爾餓的時候也會吃一些牛肉粒,這種牛肉粒的做法都是從湘雲他們家傳到四爺府上的,還是先由弘輝孝敬他,他們家才有了這種吃食。可四爺入宮為帝後,卻再不能像在潛邸時那般讓人準備一碟子牛肉粒放在案前,夜裏餓得心慌時就著茶水吃上一粒了。

牛肉粒不大,卻需要嚼上一會兒。一粒嚼完,腮幫子都累到了。人也就不會想著再吃些什麽了。

四爺最近吃腐竹老鴨煲很是受用,卻也不敢多吃。就怕叫人知道紛紛效仿,再給民間造成什麽不良風氣。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處理老八和十二時,看著是小事卻也牽扯到了各方各面。

一個弄不好,就會給宗室和前朝余孽,地方反賊一個造反的理由。

自古以來,打著清君側名義造反的還少嗎?而古往今來,哪朝哪代不是靠造反打下來的。

所以四爺想來想去,為了不叫百姓受苦,再起不必要的紛爭,也不叫自己的名聲受損,影響政令推進,就只能用這種辦法來料理老八和十二了。

更何況,他就喜歡看十二有苦難言的樣子。

←_←

四爺是大清的主人,是最大的贏家。不說他手裏的粘杆處,只說沖他如今的身份,想要做點事情就比旁人容易太多倍了。

良太妃宮裏的宮女太監,總有‘忠君愛國’的。十二的府邸裏也總有眼明心亮的,只要稍加運作,哪怕沒有證據,只是一些片面之詞良太妃也會認準誰是殺子之人。

將在後宮撕殺過的母狼放在十二府邸,四爺便將目光投向了馬齊身上。

這老頭要是乖覺,老老實實的給朕幹活,朕也不是不可能給他一個老黃牛的位置。若是這次一如既往的不將朕放在眼裏…那朕不介意再吃一頓牛肉粒。

正史上馬齊就曾因為不管不顧康熙命令跟著佟家一塊擁立八爺為太子,而這個跑偏的時空裏,八爺早早出局,太子和直郡王也齊齊隕落,到是馬齊的親女婿十二站在了台前,這不得不叫馬齊喜出望外。

也因此四爺登基的那一瞬間,馬齊的失望都濃郁的實質化了,四爺臉黑的同時也狠狠的在自己的小帳本上記了馬齊一筆。

竟敢當眾挑釁愛新覺羅家男人的小心眼和記仇天性。

哼,老頭,朕記住你了!

除了馬齊站錯了隊,迎春的夫家也站錯隊了。

迎春的夫家仇氏一門,除了她男人是個文官,其他人都是武將出身。

他們在十二和十四中間慎重選擇了一回,最終站到了十四那邊。

無他,十四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可能繼承皇位,而他親哥也有三分之一的可能。

哥倆加在一起就是三分之二,概率比十二多了一倍。

雖然不確定四爺一定不會收拾他們,再十二上位後肯定會排除異已就是了。

站了隊後,仇家便有兒郎跟著十四去了青海。如今十四被四爺卸了軍權留在京城,又派了十爺接手這支隊伍。然後仇家的兒郎又跟著十爺去找年羹堯了。

在這支軍隊裏的正是仇家的長子嫡孫,他們早在十爺過來交接,年羹堯避而不見時查覺有異了。擔心受到波及,並不敢輕舉妄動,之後更是連夜去信京中想要打探些消息。

數日之後他們的家信尚未送到營中,到是四爺的聖旨和年貴妃的家書先送來了。

年羹堯‘洽巧’帶人回營,開開心心接了聖旨和家書,轉日便意氣風發的帶著親信回京了。十爺不知出於什麽目的,竟還派了一支人馬一路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