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第2/4頁)

他們這是怕薛姨媽拉著他們一塊死呢。

寶釵這些年一直不曾給家裏捎過信,一來是她不知如何跟家人交待,二來也是因為她知道自家什麽情況,一但放了消息回去,必然會走漏風聲,借時闔家闔族都要受她所累。

這次押解回京的時候,寶釵便知道消息是再也瞞不住了。想到臨死前還能看一看家人,寶釵再無遺憾的同時,也在心中不停的琢磨著如何才能不叫家人受到影響。

此時的寶釵還不知道薛蟠已經沒了的消息。

哦,別說寶釵不知道了,湘雲也不知道呢。若她知道了,肯定會告訴寶釵的。

不管知不知道吧,寶釵也沒將薛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傻了吧唧的親哥哥上。

她向來工於心計,又極擅長利用可利用的一切資源。然後寶釵扒拉了一回手底的資源,發現她能利用的就是湘雲心軟這一點了。

可寶釵同時也明白湘雲再是心軟也不會毫無原則,任她予取予求。思來想去,寶釵便準備先賣湘雲一個人情。

話說回來,湘雲都不知道自己心軟。胤禟更不覺得心軟這個詞能跟湘雲扯上聯系。

京城不少人都知道女校的來歷,說是什麽元大家出資修建的,但私底下誰不知道這個元大家與胤禟脫不開關系。

想必是那個元大家想要巴結奉承胤禟,知道胤禟要給湘雲建女校這才出資出頭的。若非如此,為什麽那個元大家多年不曾出現在人前,女校一應大小事都是由湘雲的教養嬤嬤管著?

說不定這就是人家有錢商人走禮的格局。

既然女校有可能是湘雲的禮物…寶釵勾了勾唇,那這事就好辦了。

於是寶釵的自傳和可以當話本子的秘史小傳上都多次出現了女校的字眼,然後用明暗兩種方法給女校打了好一波廣告。

遇到女校的學生她會自嘆不如,滿心自卑和羞愧。看到女校的畢業生,她會心中羨慕的想著,如果她也能在女校讀書,是不是也會成為賢妻良母,從此過上相夫教子的美滿生活?

這一波軟廣告再配上黛玉那套騷操作,直接為女校帶來了空前絕後的熱度和關注度,甚至是這一年的報名率也是歷年之最。

正面形象杠杠噠!

有人問起小姑娘是不是也是女校的學生,不等黛玉回答,咱們的小世子就一臉遺憾的說了一回她只是旁聽生。

唉,林校長說她不附和女校的招生條件,但鑒於她父母於國有功,造福百姓的基礎上,允許她來女校旁聽部分課程。

旁聽生不是正式女校在校生,不會讓她參加考試,將來也不會給她發畢業證。

黛玉聽說了這事後,沉默了許久,然後再有人問她的時候,她便按著小姑娘之前說的話回復了眾人。

黛玉有大局觀,但心卻不夠硬。在這一點上,黛玉不及小姑娘。

她曾問過小姑娘不覺得委屈嗎?

小姑娘卻是嘿嘿一笑,你能指望一個學渣家出來的,偏科嚴重的小孩喜歡考試?

別逗了,好嗎?

那些詩呀,詞呀的她都要煩死了。

發不發畢業證,算不算女校學生外人怎麽會知道?但參不參加考試,小姑娘卻是開心的表示,她一點都不委屈!

黛玉:“……”

這孩子的無賴勁,太青出於藍了。

*

因為今年新生報名人數增多,黛玉這邊雖然進行了篩選,但還是超出了計劃招生人數。

多了近兩倍的新生,也打亂了黛玉這邊的教學安排。忙著接收這批看了廣告而入學的新生時,黛玉這邊又收到了湘雲的來信。

得了,去暢春園給新上任的名譽校長匯報工作去吧!

四爺在知道寶釵的遭遇後,雖不同情寶釵的遭遇卻也厭惡透了八爺和八福晉郭絡羅氏。

想到當初八爺為了薛家的銀子非要跟寶釵一見鐘情,回來郭絡羅氏又借著權勢逼寶釵做陪嫁侍女,竟然為此還弄傻了薛家的兒子。

薛家那傻兒子為什麽會摔死,還不是因為早年被郭絡羅氏叫人打傷了腿。

如果說寶釵有十分惡,那這十分惡裏八爺和郭絡羅氏就占了七分。

四爺原就一門心思想要收拾老八了,此時自是不肯放過一絲一毫。在寶釵尚未入京之時,四爺就叫人將寶釵的事傳到了大街小巷上。

於是寶釵當初跟八爺倆口子的那點恩怨也都被無限放大的大說特說。

早朝上,四爺一邊說了人對生存的渴望,哪怕到了那種境地也要掙紮活下來的現象。一邊又叫十二主審這件駭人聽聞的案子,還說務必什麽秉公執法,不放過任何一個涉案之人。最後,四爺又將寶釵的安全交給了十二負責。

臨了,四爺竟也學著胤禟來了兩句陰陽怪氣。

你素來與老八交好,情同手足,想來那薛氏應該不會羞愧自盡或是暴斃身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