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第2/3頁)

如今渾身上下沒有半點首飾,頭發上除了一根木簪子就是用塊藍色碎花布包著。身上的衣裙也是那種粗布大裳,一雙不沾陽春水的雙手也變都粗了,擡手間,湘雲還看見了手心裏的繭子……

雖然不喜歡寶釵,可看見寶釵落到這般田地,誰心裏都有些不是滋味呢。

同情和憐憫,通常情況下都是日子過得太好,人太幸福才會產生的東西。她們一行人裏,除了五福晉日子差了些,其他人的日子都過得挺好。

元良等著這群主子感慨完,又繼續說道:“回主子們,奴才還打聽了些消息……”

比如說寶釵的男人姓什麽,家住哪裏,家道中落前以何為生。寶釵又姓什麽,什麽時候嫁給那男人的。

聽說那男人是世居本地,寶釵並未說自己姓薛而是姓張,湘雲等人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

“那個富商是往西邊走的,正好跟咱們是一路的,若薛氏想要找回女兒,便帶著她一塊吧。”宜太妃對眾人說道:“若薛氏想要回京城,就叫老九打發人送她回去。”

五福晉搖頭,“八福晉那人最不好相處,若薛氏回京了,怕是再不會放過薛家。說不準薛氏也是想到了這上面才一直不敢回京的。”

以找女兒為借口的賴上他們到是有可能。

寶釵早年在太後宮裏時,五福晉經常見她。接觸的多了,也知道這寶釵是個什麽人。她不是很喜歡這樣的人,但也不討厭。

昔日故人落到這般田地,也升不起落井下石的心思。若那薛氏真想留下來,她們也不在乎多養一個人。

胤禟在這鎮上有產業,之前故意沒提前打招呼就是想要抽查一下帳本啥的。那會兒女眷們吃飽喝足逛街去了,胤禟便帶著秦八兩去查帳了。剛回到客棧就聽說了薛寶釵的事,胤禟也只挑了挑眉便抱著帳冊回房了。

先給四爺寫了一封滿滿都是八卦氣息的家書,讓人快馬加鞭送到京城後,這才翻看帳本看了起來。

且不說胤禟讓人送回來的這封信,只說藏在出遊隊伍裏的眼線也在當天晚上用飛鴿傳書將這一消息送到了京城。

四爺先後接到這兩份消息,也不由回憶了五回早些年去給太後請安時一直站在太後身側的薛寶釵。

雖四爺不像宜妃姐妹和湘雲一般同情心大起,卻也難得慈悲的沒拿寶釵這事做筏子。

不過後來…到是叫四爺找到了好借口。

~

四爺那邊將信收起來後繼續羅裏吧嗦的批奏折,間隙又問了一回老十是否已經接過了年羹堯手裏的兵權,而年羹堯是否已經起程回京了?

蘇培盛搖頭,小心翼翼的跟四爺說起了年羹堯有多膽大妄為。

老十已經按著聖旨上說的內容去了年羹堯所在的位置,但年羹堯卻並未將兵權交出,而是提前一日出門剿匪躲出去了。

如今老十就在年羹堯的營地等著姓年的回營,而年羹堯何時回城,那就要看年貴妃能不能說動四爺了。

沒錯,年羹堯分別給小年糕和他媳婦寫了一封信。然後年家二太太看過了自己那封信後便帶著年羹堯寫給小年糕的信進宮了。

小姑娘進了稽查組,還帶隊查證的事給了年二太太一個說服小年糕的理由。女人也不是不能幹政的,你哥哥既然不願意回來,那你就跟萬歲爺說一嘴唄。

萬歲爺總不會連這麽一點面子都不賣給你的。

小年糕都快煩死她二嫂了。

見天的拿些偏方逼她吃不說,還動不動就要來一回生子論。好像她不生個兒子出來,年家的天就塌了似的。

她又不傻,能不知道年家和她二哥打的是什麽主意?

哼,才不會如他們所願的。

不過…她好羨慕宜母妃她們哦!

嚶嚶嚶,她也想出門玩,她也想住園子,嚶嚶嚶~

蘇培盛:“……皇後娘娘不勝其煩,又怕貴妃哭壞了身子,已經令年貴妃去陪太後娘娘了。”

這會兒還沒出國孝,四爺也不進後宮,除了給太後請安,頂天去皇後娘娘的鐘粹宮小坐片刻。太後出宮後,四爺進後宮的頻率就更少了。皇後娘娘打發小年糕去園子裏住到也不會影響侍寢伴駕。

四爺聞言抽了抽嘴角,到沒覺得皇後做得不對,只是再次有些哭笑不得以及對年家生了一回同情心。

對不住了,你們家的妹紙已經被皇後養熟了。

想到年家和年羹堯,四爺眼底又升起一抹狠戾,“讓人模仿年氏的筆跡給年羹堯寫封信,就說朕喚他回京另有重用。”

頓了頓,四爺又讓人草擬一份聖旨,封年羹堯為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是東宮屬官。從一品,有銜無職,如今還沒立太子卻先封了太子太保,就看年羹堯入不入坑了。

轉眼間,四爺又想到朝堂上到處都是立儲的言論,不由又生出三分氣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