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第3/4頁)

他們認為四爺不講武德。

你怎麽能查以前的帳呢?要查也應該從頒布養廉銀之後的帳查起呀。

就在朝臣為這事暗忖腹誹四爺的時候,有人對著胤禟早年修的河堤出手了。

今年黃河漲水,又有地方決堤了。然胤禟早年修的河堤質量杠杠的,除非洪水量大到能夠沒過河堤,否則想靠洪水的力量沖垮河堤那是癡人說夢。於是就有人想要炸毀河堤借此達到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想河堤結實得出乎眾人意料,一批炸藥下去了,竟然只是炸出了個豁口,然而這炸藥的聲音和威力卻將附近的百姓都給招來了。

問了一回才知道,有人想要從根子上解決女世子這個事。同時還想將朝廷的注意力轉移,並且借著修築河堤這種事再撈一筆銀子。

真的,自從胤禟修了三萬多裏河堤後,因他修的河堤結實,不用年年返修,弄得河堤管轄的地方官都沒有油水可撈了。

上上下下一合計,便想借此事轉移四爺注意力,叫四爺和胤禟死磕去,他們也能借機發點財。

工部那邊的大佬更是迫切的想要將這事做實了,畢竟稽查組有些能力,不曲線救國,怕是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牽一發而動全身。大清上上下下,這事那事一堆的事,四爺忙得焦頭爛額之即,竟然還有心思想著胤禟是不是早就料到會這樣,所以才早早放棄了皇位?

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遲,吃的…草,四爺剛還在感慨,就想到之前看到的內務府帳冊。當即氣急敗壞的吩咐道:“宣允祿和李衛見駕!”

敢將朕當成冤大頭,看朕不將你們的腦袋摘下來當球踢的。

“…喳!”

蘇培盛看一眼又犯了較真毛病的四爺,不由擔心起四爺的身子骨了。

四爺喜歡親力親為不說,他還是個非常感性的話嘮。地方官員隔三差五的會送請安的折子進京,四爺不光都看了,還會寫上辣麽好長的批注。

先帝一個‘閱’,‘朕安’就能解決的事,四爺不,他能長篇大論寫上好多話。

大事小事,什麽事都要抓一回的四爺,一直在壓榨自己的休息時間,從登基到現在人是肉眼可見的消瘦下去了。再這麽熬下去,身體能吃得消才怪了。

先帝晚年疑心極重,對四爺等皇子一直極為防備,但對朝臣們卻總要用上一些溫和手段,優容朝臣的結果就是將某些朝臣的膽子養肥了,胃也養大了。

四爺是個待已嚴苛,待他人更嚴苛的人,他還極為別扭,較真,眼底不容一粒沙子。他早就看不慣先帝的某些作為了,此時登基了,自是要按著他的心意去對整個朝堂進行大清洗。

不給朕整得明明白白的,朕就讓你們死得明明白白。

雖說水至清則無魚,不聾不啞不管家,可這道理在四爺這裏卻是行不通的。甚至是在四爺這裏,功過是不相抵的。

你拿了朝廷的俸祿,幹好了,是你的本份;幹壞了,那就是你的過失。

這道理本就什麽錯,但看起來就很是薄情寡恩。

話又說回來,若非四爺是這個性子,李衛也不會這麽賣力了。

可惜康熙末年,老康頭對這些朝臣們太好了,太過放松的結果就是很多人都適應不了四爺的高壓政策。

十二一直暗搓搓的想要給四爺添點堵,身殘志堅的八爺也不想當個廢人,於是兩人都相中了四阿哥弘歷。

再然後十二出手了,他在修玉碟的時候給四阿哥換了個生母。

直接從滿妃所出的皇子變成了漢人所出的阿哥。

四爺雖不知十二為什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卻也借此機會下旨訓斥了一回十二,並且將十二的爵位直接擼到了貝子。

這一日,八爺府上教導了八爺二十多年的老太監病逝了。

自打那年出事後,八福晉請醫問藥沒少折騰,在徹底失望後,才隨意的指了個太監教導八爺。

八爺沒傻,就是真的失憶了。除了失憶外,還有一些生理上的殘疾。那老太監用教導無知幼童的方法教導了一回八爺後,八爺就再不會隨意大小便了。

後來教八爺讀書識字,因八爺有底子,再教起來的時候也更容易些。

一來二去的,除了一些不可抗力的毛病,八爺還是那個八爺。

小時候受身份所限,八爺過得並不好。如今‘長大’了,又見天的在八福晉的抱怨和各種哀怨情緒中生活,八爺到底還是不可避免的再次長歪了。

再次長歪的八爺,也明白自己不可能繼承皇位,但他也不甘心總被人各種輕視怠慢以及同情憐憫。

許是天生就是壞胚子,許是老鼠的兒子真的會打洞,八爺分析了一回局勢便壓寶在十二身上了。

雖然什麽都不記得了,但八爺就是下意識的厭煩四爺和胤禟,以及對十四滿心滿眼的厭惡。在八爺心裏前者是討厭鬼,後者則是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