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第2/3頁)

前後一想,兄弟倆就要告退。四爺看了一眼五爺,又單獨留下了胤禟說話。

五爺在吏部,十二管戶部,十三在宗人府,胤禟在工部,十爺入兵部,十四去了青海那邊後,刑部就沒有駐守的皇子了。先帝活著的時候,讓四爺管禮部,如今四爺登基了。禮部和刑部一樣都沒了皇子駐守。

四爺留下胤禟是想將胤禟重新調回戶部,將十二調入禮部,不光如此,四爺還想將十三從宗人府移出來。

在四爺看來,宗人府就是管些皇家家常裏短的事,十三在那裏太大才小用了。

“臣弟在哪都一樣,不過若是萬歲爺叫臣弟接手戶部,那臣弟得先查一回帳才能接手。”

有多少是帳對得,銀子對不上的,不查一回他可不放心。再說了,就十二那人什麽幹不出來…嘖,他才不替十二背這個鍋呢。

“這是自然。”四爺想了想,贊同胤禟的做法,而且他也希望胤禟能查出點什麽來。

胤禟之所以不拒絕四爺的提議,一來四爺並不是在征尋他的意見,而是用商量的口吻說著他已經決定的事。二來也是他家小世子,已經惦記戶部多時了。

這回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叫那孩子染指戶部,胤禟才不會拒絕呢。

之後四爺又問胤禟他還有什麽好人選,畢竟刑部,工部以及宗人府都缺人著呢。

胤禟想到上輩子十二管著宗人府時,弄錯了弘歷的生母叫老四嚴懲的事。眼眸閃了閃,開始努力說服四爺打消叫十二去禮部的打算。

這輩子弘輝還活著,弘歷怕是沒那個機會了。就不知道十二會不會再像上輩子一樣沒辦好差事了。

那件事,可大可小。但以老四的心性怕是再也饒不了十二了。

想罷,胤禟又再次遊說四爺。禮部這種地方,就應該讓十四這個不懂君臣之禮的人去。十二嘛,“……宗人府是咱們皇家宗室的要緊部門,都是自家兄弟,十二能力出眾,想來是能管好宗族之事的。”

其實四爺也想將十二弄到宗人府去,不過他到底是有些擔心這麽安排太過刻薄了。

雖然他本身也不見得多寬和。

這會兒聽到胤禟也這麽說,四爺到還真就決定將十二放到宗人府去了。

之後胤禟又提了提這弘輝幾個兄弟,實在沒人可用,你也擼擼自家的羊毛。

五爺沒有再回寧壽宮,只是讓人去給宜妃姐妹捎個話便出宮了。而等在寧壽宮裏的五福晉和湘雲知道四爺允他們接人了,便都在宜妃這裏裝好媳婦,熱情的請她們到自家住。

如果說之前只是拿思念四公主當借口,但當胤禟和五爺離開後,郭太嬪到真想去看看四公主。

想看看她過得好不好,想看看她住的地方好不好,想看看四公主的孩子好不好。

郭太嬪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後,宜妃想了想也覺得可以出去走走。以前跟著當今出門,總要顧忌這個顧及那個,這次她們自己出門,豈不是想怎麽走就怎麽走。

齊刷刷的將視線看向湘雲,不由又想起湘雲早些年出門遊歷的事來。

對了,先帝都沒了。她們也終於可以按著自己的真實想法寫一本自傳了。

“……既然要看四公主,不妨再多走兩步去羅刹國轉一轉。探丫頭現在是王後了,咱們叫她盡地主之誼去。從羅刹國出來,咱們先往東走,從東北那邊乘船出海,還可以就近去趟朝鮮。對了,大清那個中轉島,聽說極是繁華熱鬧。咱們先沿著內海去山東,也爬一回泰山。世人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咱們乘船南下的時候,也去黃山賞一回迎客松。我記得黃山腳下有個面店,家傳的手藝,他們家的雞湯香菇面做得那叫一個地道,我能連吃兩大碗……”一說起出門,湘雲就來勁了。“也別過什麽年了,咱們就直接走得了。”

五福晉面上不顯,心裏卻在狂點頭。

今年宮裏肯定是沒有宮宴了,婆婆們出宮的日子又緊臨除夕。他們家五爺是長子,再加上兒孫眾多,婆婆們出宮了肯定要先來他們家。與其看著婆婆們當著她的面對庶子庶女們各種疼愛,還不如跟著妯娌出門溜達去呢。

讓她拿出半副嫁妝當路費都行。

宜妃姐妹被湘雲說得心動不已,又是期待,又是覺得是不是太麻煩了。

以前是家裏,後來是宮裏,長這麽大,姐妹倆除了跟先帝出過幾次門,一輩子幾乎都被圈養著。

在今天之前姐妹倆的精氣神都差了不少,如今聽完湘雲那一路的安排和吃喝玩樂,瞬間便覺得——本宮還可以!

“……咱們家有船,坐船可比坐馬車舒適。不過馬車什麽的也不能少,我以前出門都會讓人用定制的馬車車廂,額娘品階在這裏,到時候按品階定制馬車車廂,又和心又舒服。下榻的地方也不用管,提前叫人過去,或是包家客棧,或是租間院子。吃食行李都帶全了,廚子都用咱們自己的,別看啰嗦些,卻不會遭什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