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第2/4頁)

打死烏英都沒想到會出這種事,得了消息便兵分兩路,一路他帶著人繼續往地方去,一路護送茗煙回京城。

此時的烏英尚不知道寶玉一家已經殉國了,但他敬寶玉臨危不退的勇氣。此去一是救援寶玉,二來也是做好了最壞的收屍準備。

其實寶玉是可以不用死的。他知道他們能治理好一處城鎮,也能富裕另一處城鎮。他更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明知道敵不過卻要以卵擊石,為的不過是心中的道義和肩上的責任。

哪怕這是一處廢墟,那也應該屬於朝廷的。他是朝廷的官員,他就有責任守好這片土地。

職責所在,不容後退。

也因此寶玉一邊安排人死守城門,一邊又組織百姓撤退。他特意讓衙門裏管理戶籍的官員帶上所有戶籍資料,然後帶著百姓從另一個方向出城。

而茗煙和襲人便夾在出城的百姓裏一塊逃了出去。

沿路並不安全,所以茗煙他們也只能一路步行跟著百姓出城。

茗煙是寶玉的小廝,貼身長隨。寶玉是個平易近人的官老爺,時常會帶著茗煙在街上轉轉。城鎮能有今天這般富裕,寶玉居功至偉。也因此哪怕換了普通裝束也有不少百姓認識他,看著他們護著的兩三歲玉雪可愛的小童,眼珠子一轉便知道這孩子是誰的。

於是這些百姓自發的將茗煙等人護在中間,沒叫他們被路上埋伏的反賊發現。

茗煙與襲人原有一子一女,只可惜女兒普一出生便夭了,只有一個兒子活了下來。

茗煙原本是想將兒子放在寶玉長子身邊做小廝的,但寶玉卻沒同意。先是給茗煙的祖父,父親脫籍,讓茗煙和他兒子都成為了良民。之後又在孩子七歲的時候寫了名帖送到有名的書院去讀書。

寶玉說不跟他家大哥兒在一處讀書是為了孩子好,脫離這個環境不會讓孩子再從心裏感覺到低人一等。而且不在一處,你和襲人也不會見天的跟孩子說什麽奴才理論。

送到外面,沒人知道這是家生子的孩子,不會讓人輕視他,對這個孩子的將來也有好處。

茗煙從小侍候寶玉,可以說他也是最了解寶玉的。見寶玉這般為他打算,心裏越發感激。

寶玉還說等孩子考中舉人,就讓茗煙和襲人離開,也做一回老太爺,還笑著說了一回襲人也能得誥命,可見朝廷也不是全然無視女子生養之德。

如今寶玉生死未蔔,茗煙更是抱緊了懷裏的孩子,便是豁出性命去,他也得將這個孩子護住了。

……

四爺這邊得了消息便打發弘輝過來看看,然後坐在書房裏想了一回寶玉。

可惜記憶太久遠了,他只能記起那個青年有一雙明亮清澈的眼睛。

不及李衛的機敏善辯,性子還有些軟…原來竟如此忠烈。

原想叫人去慰問一回寶玉父母,後又想到他老子的疑心已經重到另人發指的地步,怕影響寶玉死後殊榮,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賈政至少還有個兒子,可王夫人卻是一女二子都沒了,這會兒整個人都沒有求生欲望了。

小姑娘送過來的太醫看了一回,便搖了頭。

人不想活了,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得了消息後小姑娘就連忙跟她老娘匯報去了,湘雲聞言自是先將殺過去的心思壓一壓,帶著人和藥材直奔榮國府。

不管怎麽說,那都是寶玉的老子娘,無論如何也不能真來一場人走茶涼的戲碼。

湘雲過去的時候,賈敏正好也得了消息。門口撞見紛說一回,一番通報後二人便進了王夫人的內室。

此時王夫人躺在床上,雙眼無神的看著頭頂的帳子,神情麻木又帶著幾分悔不當初。

見到湘雲和賈敏過來了,王夫人直接越過湘雲看向賈敏,“這回你得意了?”

“二嫂子這話好沒道理,寶玉也是我親侄兒,出了這樣的事誰不傷心。”賈敏說完又心忖了一句:若不是沖著寶玉,我能來看你死活?真是不知道好歹。

“哼哼,傷心?你?你指不定多高興呢。”王夫人一臉扭曲的看向賈敏,臉上帶著憤恨和瘋狂,“你是來看我笑話的吧?我害死了你兒子,老天爺也收走了我的寶玉。你高興,你滿意了?報應,都是報應,嗚嗚嗚,我的寶玉呀,是娘害死了你!”

湘雲見狀,眉頭都皺得能夾死蒼蠅了。扭頭看向賈敏,賈敏滿臉猶豫的張了張嘴,似是想說什麽又有所顧忌。

不說吧,怕王夫人真因為所謂的報應論恨死自己,再讓人看輕了寶玉以身殉國的忠義。說吧,她又怕王夫人被氣死。

明眼人都看出來賈敏有話憋著不說,湘雲雖好奇卻也不會在這種時候主動問。王夫人哭了一會兒,到是平靜了不少。然後她就自己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