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第2/3頁)

小姑娘繼承了她老子和祖母那邊的好相貌,又因為骨子裏隨了她母親,能吃能玩,能跑能跳。所以一個長相精致,氣色極好,身手靈活的美少女一騎上馬,就驚艷了京城。

這還是京城百姓頭一回見識到皇室貴女呢。

雖說小姑娘不姓愛新覺羅,可她卻是當朝皇帝如假包換的親孫女。

果然…不同凡響。

胤禟一家高調回來,又掐著時間入京,今晚自是要好好休整一回,等明日再進宮領旨以及謝恩。

候府還和走時一個樣。

也許是他們每年都會回來小住一陣子,所以也並不顯陌生。小姑娘蹦蹦噠噠的去了自己的繡樓,湘雲和胤禟則回了他們自己的院子。

一翻洗漱換洗,一家三口吃了頓熟悉至極的晚飯也沒再說什麽便各自休息了。

至於飯菜的味道為何會如此熟悉…自然是出門在外,廚子全帶走了呀。

一夜無夢,翌日一早,胤禟一家三口便收拾妥當的進了宮。

胤禟去前朝上早朝,湘雲帶著小姑娘進後宮給宜妃姐妹請安。

太後已於五十六年冬天薨逝了,所以這次進宮只需要給宜妃姐妹請安便好。

宜妃和郭貴人都上了年紀,尤其是郭貴人,她比宜妃還大了些許年歲,這兩年老的更快。

五福晉一直沒有生育,不過宜妃姐妹卻從來不覺得這有什麽,婆媳處得堪比親生母女。五福晉能成為宜妃姐妹最喜歡的兒媳婦,自是其為人處事各種妥帖。

這不,湘雲和小姑娘還沒到翊坤宮呢,五福晉便帶著五爺的閨女們都來給宜妃請安了。

說是心裏惦記,又知道弟妹母女一定會來給母妃請安便提前過來等著了。

特別有長嫂的範。

少時,湘雲二人來了翊坤宮,眾人廝見過,小姑娘靠在郭貴人懷裏聽著大家夥聊天。雖看見堂姐堂妹們總是一臉羨慕嫉妒恨的看她,可小姑娘仍舊仿佛什麽都沒看見一般。

無論誰看她,她都笑得一臉天真無邪的看過去。

沒有半點陰霾,很有當年湘雲裝憨的味道。

才走一年,湘雲那邊也沒什麽可說的,到是京城這一年發生不少事。

去年十月,十四受封撫遠大將軍,帶兵去青海了。當時最叫眾人覺得無語的是當今又提前預支一回爵位。

說十四是什麽大將軍王。

真是王,幹嘛不直接封了王爵給十四?

嘖,越老越渣。

對了,去年十二月,當今還大封後宮了,十六阿哥的生母王氏封了密嬪,十二阿哥的生母萬琉哈氏封了定嬪。

又命老七,老十,十二分理正黃、正白、正藍滿蒙漢三旗事務。

總之就是玩的一手帝王平衡之術。

當今也是牛的一批,去年還有個皇子出生,雖說一出生就夭了,但這麽大的年紀還能讓嬪妃懷孕,那就證明他仍然‘壯年’。這也不得不說當今的身體情況仍舊叫一些人絕望了。

……

這些事有的是湘雲他們在外面就聽說了的,有的則是宜妃姐妹和五福晉現在說與湘雲母女知曉的。

女眷們正說話這小一年的八卦時,前面大殿之上,胤禟用一種不負所托的神態語氣將這幾年修了三萬余裏河堤的事一一回稟報給當今和朝堂知曉。不光如此,胤禟還將他修河堤的經驗整理了一份出來。

用什麽材料最好,河堤修什麽形狀最結實,河砂淤泥如何清理等等,等等都整理在一本厚厚的冊子上。

等工作報告結束,折子和冊子也都遞了出去,胤禟便站在那裏等著他老子兌現承諾。

當今早就知道自己這個兒子不要臉皮,沒啥耐性還賊能磨人,既然已經決定給了,早給晚給都是給,那還不如早一點給了,大家皆大歡喜呢。

看了一眼李德全,李德全便恭敬的打開捧了一早上的聖旨,當朝念了出來。

那確實是封小姑娘世子的聖旨。

聖旨不光封了小姑娘世子,還封了胤禟。

普通親王成了有封號的和碩親王。

對於父子倆同時受封這一點,無論是宗室皇子還是朝中大臣,竟沒一人站出來反對或是表示質疑的。

三萬余裏河堤是個什麽概念,站在大殿上的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胤禟此舉哪怕私心為女,卻也是功在社稷,利國利民。

更何況人家舉一家之力修建河堤,但這爵位卻也只是傳給了他唯一的女兒。能不能再傳下去,還得看新皇了。

其實有一點不得不說的是,胤禟每年都叫人炒一回冷飯,除了提醒當今別忘記答應過他的事,也是用這種方法在眾人的意識裏打一回烙印。

一件事情聽得太多了,也就沒有敏感點了。

*

這樣的聖旨一般都是一式兩份或三份,一份存档,另外再給當事人一份。

胤禟的這份他自己在大殿接了,小姑娘的那份則下到了翊坤宮,由小姑娘親自跪在翊坤宮天井處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