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第4/7頁)

湘雲讓人擡了她挑的那兩樣東西回私宅,又直接派人去衙門給迎春的東西記档。原以為迎春會將東西擡回家,不想迎春想了想竟然也跟姐妹們一樣將遺產存在了外面。

李紈不知是防她婆婆還是什麽心理,也來了個‘隨大溜’。

遺產一分,大家又在榮慶堂仔仔細細的轉了一回,最後所有人按著以前的習慣去了梧桐院。

沒有飲酒,只隨意吃了些點心瓜果才一起離開榮國府。

沒錯,就是一起離開。

留下賈璉一家四口,其他人包括賈琮都跟著回了大觀園。

這些年他們一直住在大觀園裏,早就將這處世外桃源當成了自己的家。不過他們也知道這裏也住不了多久了。

三年後,總是要各奔東西的。

“走著走著就都長大了。”然後就都走散了。

賈琮準備買處宅子,原本還缺些銀子現在有了賈母分給他的遺產一下子就湊齊了。

榮國府先是大房二房分家,然後大房也會分家。不過前者是因為賈母沒了,後者則是要等到賈赦和邢夫人都沒了的時候。不過趁著現在手裏有銀子,長輩們都不在京城的時候先將宅子買下來,也省得將來再置辦了。

巧的是賈琮的這個想法,賈環也有。

賈環還想著將趙姨娘接出來呢。

兄弟倆年紀相差不大,原都是庶出,也都能互相體諒對方,這會兒說起置宅子的話題,兩人又起了買到一處做鄰居,互相照應的想法。

之後守孝的日子裏,兄弟倆便時常出門看房。看了將近兩個月,二人終於買到了兩處相鄰的三進院子。

置了房產,又買了下人看宅子,最後花了一點錢請了萬項工隊的人對宅子進行修繕。

不光收拾房子,二人還在自家各打了一口水井。

原來他們買的房子都是沒有水井的,這一片吃水都是去胡同口的公共水井打水吃。兩人好歹也是出身大家,知道這種情況後想都沒想的就讓人在自家開井了。

賈環和賈琮買宅子的事沒埋著寶玉和賈蘭,然後這叔侄倆也不由想了一回以後。

大觀園給他們住著,但這裏畢竟是元春的。二房分家後也會搬過來,估計會住在園子外面這幾處院子裏。

寶玉想的都是出孝後外放出去,所以也沒想過家產如何。

賈蘭和寶玉想的差不多,他也是一心等著出孝後參加秋闈。

他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外放做官的。

帶著他老娘一塊出去。

賈蘭心疼他娘。他娘青年守寡,心如槁灰,日子過得寡淡無味。他們倆娘輩份又小,如果留在京城,他娘的日子仍舊是現在這般。

出京外放就不一樣了。

介時他娘也是老夫人,可以穿金戴銀,描眉插鳳,不必守著那些破規矩。

他從來都沒見過他娘穿過一件帶顏色的衣裳,更沒見過他娘帶一件好看的首飾。出京後,沒了面慈心惡的祖母,他娘想穿什麽就穿什麽。

總之就是叔侄倆一個為了孝道,一個為了理想,誰都沒想過要留在京城。

和賈蘭只想帶走李紈相比,寶玉要帶琪琪格,要帶探春,還想將惜春也捎走。不過叫寶玉沒想到的是沒等出孝,歸化城的四公主便派人來接探春了。

琪琪格成親前後都有給她親姑姑寫信,自然也跟她親姑姑提了幾回探春。不知是為了親侄女還是真的想要個能幹女官,四公主派人來京城送東西的時候便來大觀園接探春了。

說實話,這就像是現代社會,私企老板給親戚面子在公司裏塞了個關系戶做員工那般。於四公主來說,是松松口擡擡手的事,可於探春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人生和機會。

這兩年探春滿心想的都是跟著四公主開創一片新天地,此時機會就擺在眼前,探春恨不得立時就沖到歸化城,又怎麽可能推遲。

她素來果絕,此時也不曾猶豫,問明啟程的日子便回了榮國府。

她去見趙姨娘。

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臨走前怎麽能不去見一見自己的親娘呢。

當初她和賈環一被記成了嫡出,姨娘就用一種決絕態度跟他們斷絕關系。表面上說太太搶了她的孩子,她沒有攀高枝的兒女。可實際上是為了什麽,不說探春,便是賈環也心知肚明。

到底是母女相見,又抱頭痛哭了一回。趙姨姨雖不舍探春,卻也知道這是探春的機會。

沒了老太太,老爺又是那麽個德性,二太太指不定怎麽借著親事擺布她的一雙兒女呢。

趙姨娘將這些年攢下的貼己拿出來想要讓探春一並帶走。

窮家富路,多帶些銀錢不光能讓她放心,說不定到了草原公主府也能有更多的用處。

探春知道自己不要,姨娘一定不放心,想了想就拿了三分之一。

趙姨娘不是個好人,但對她的這雙兒女卻做盡了慈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