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3頁)

雖然從來沒人告訴過弘輝,但弘輝卻從記事起便知道額娘是他一個人的,但阿瑪卻不是。

這一刻,弘輝滿腦子想的都是將來他阿瑪成了皇帝,會不會想到今天謀事的一幕?

會不會他還什麽都沒做呢,他阿瑪就將心比心的猜忌了他一回?

弘輝覺得他肯定會步上他阿瑪的後塵…兒子算計老子,也許會成為他們家的傳統。

……

四爺得了賜婚聖旨的第二天,四福晉為表重視便派人去了年家。暗示了一回明年擇吉日完婚後,又讓人將四爺府上開年請年酒的帖子給年家留了一份。

幾家歡喜幾家憂,年家還在心疼自家閨女這麽小就要嫁人,而沒撈到任何好處的三爺卻郁悶了,覺得老爺子偏心了。

老四既不是嫡,也不是長,憑啥越過他這個長子給老四賜婚呀。

和三爺一樣覺得當今偏心的還有十二和十四。

二人除了想到當今偏心,更多的則是擔心當今是不是已經擇定了老四做繼承人。

這個婚賜下來,會不會讓一些搖擺不定的人徹底偏向老四?

他們還有勝算嗎?

就在三人暗戳戳的想著如何能從四爺和其他兄弟的包圍中殺出重圍時,胤禟又喪心病狂的幹了件刷好感度的事。

胤禟奏請當今給撫蒙公主配備太醫。說草原生活艱苦,良醫難尋良藥難覓,又說朝廷可定時查看太醫脈案,以解皇父思女之情。最後又提了一句,公主們撫蒙前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為啥一撫蒙就一個個的不是成了病秧子就是英年早逝了呢。

又說什麽土水不服這種理由就是借口,說他家小胖妞那幾年走了多少地方,怎麽就沒水土不服呢?派個太醫過去也好時時為公主調理身體,早日誕育子嗣。

這種事情一奏上來就注定了不會被駁回,當今一直想要讓所有尚公主的蒙古部落裏都有一個流淌著愛新覺羅血液的後代。盼著連續幾代撫蒙後,草原各部的首領就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外孫了。

當今非常重視,加之這原就是四十七年年底的最後一件事了,自是來了個速辦速決。

當老子的關心女兒,當兄弟的關於姐妹,當侄子的關心姑姑,哪個敢有疑義?當今這邊剛說了句準奏,滿朝文武就都捧著當今誇贊個不停。

至於胤禟,則眯著眼睛打量了一回有姐妹的皇子們。

他早就猜到他老子會將這差事推給他,但胤禟也早就想好了對策。

誰的姐妹誰負責,誰家的郡主格格誰自薦得用的人來。將來出了事,他不擔半點責任。

之所以這般奏請是因為十三爺的胞妹溫恪公主懷孕了。胤禟記得這個妹妹最後是死於難產的,一對雙胞胎女兒也前後夭折了。

而十三爺之所以會提起溫恪則是因為臘月裏不光有胤禟和湘雲的婚禮還有十三另一個妹妹敦恪公主的婚事。

老十三的兩個妹妹一個薨於明年六月,一個歿於明年臘月,而十三當時則因為受了太子被廢的牽連被關在養蜂夾道裏。

胤禟也不知道這兩位公主是真的死於難產和染恙,還是因為親哥哥失勢被人刻薄苛待而死的。姐妹倆死在同一年,這種巧合難免不叫人多想。

話說回來,湘雲找了一天她和胤禟都不忙的日子請了老十倆口子入府吃酒,洽巧趕上十三過來道謝,哥仨喝酒的時候先是從十三的來意即敦恪的嫁妝說起,胤禟捅破內務府行事,再到敦恪出嫁,溫恪懷孕,看著說到動情處,十三還紅著眼睛說對額娘有了交待的話,胤禟便不由有些同情十三。

不是有交待了,是離去見你額娘都不遠了。

話趕話的,胤禟便提點了幾句。給你兩個妹妹各送個郎中去,真出了什麽事,這輩子也不留遺憾了。

溫恪既然有了身孕,那穩婆什麽的也別忘了送兩個。

內務府的陪嫁嬤嬤們仗著公主臉皮薄,可勁的作賤公主的事也不是沒發生過。真指望內務府給配的那些陪嫁人員…有你後悔的時候。

當初四公主撫蒙的時候,內務府也照例安排了不少人,這些人都被宜妃姐妹和五爺,胤禟不動聲色的替換成了他們早年培養的自己人。

一個好漢三個幫,若不是這些人給力,四公主便是有通天的本事在,也不可能那麽快的拿到參政的權力。

至於為什麽只是十三給兩個妹妹配郎中的事變成了胤禟出頭上折子給所有撫蒙公主配太醫,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太醫院哪有那麽多太醫分配給公主,又有哪個願意離開繁華京都前往塞外草原,為了不影響太醫院的整體工作,解決的辦法就是暫時擴編。

叫各處自己挑了信得過的郎中,然後朝廷統一給他們一個太醫院的編制,之後這些新鮮出爐的太醫就可以拿著身份證明赴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