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下太平,喜得龍子(第2/3頁)

這也是“安樂”的真意了。

荀文若當初提議的這個名號,其實有著深意在內。

你只管安樂過日子吧,別的事以後都不用管了,一些小心思,也全都打消為好,免得惹禍上身。

與“安樂”封號異曲同工的還有“逍遙”,但凡封了這個,就算再傻的臣子,也能知道,這就是閑散王爺,並不會投靠到他門下去自尋死路。

而曹操和袁紹則不同,這等級數的大老,就算是降伏了,你不給個一州之地用來安撫,天下人都會戳嵴梁骨,認為新天子陳元真刻薄寡恩,不似人主。

所以,張坤限制時間,準備整頓轄下各州事宜,分封官位,各自守土,並且,選拔精銳兵馬,挑出北伐將領,就是給他們這個緩沖時間。

給他們一個集中兵力,與自己決戰的機會。

新朝剛剛建立,天下人大抵是不承認的。

多數在心裏嗤笑,認為張坤又是一個袁術,甚至,比起袁術還不如。

雖然他的地盤更大,實力更強,但是,百姓和士族可不會理會這麽多,他們一向以家世論貴賤。

袁術出身四世三公家族,他稱帝雖然人人喊打,但是,卻也沒什麽人認為他就沒有資格稱帝,只是覺得這家夥太過心急了。

而張坤呢,他這稱帝就差直接把造反寫在臉上,就算是扯上一個禪讓的理由,明眼人也全都明白,所謂的禪讓,無論是哪個時代,其實都是“逼宮”的另一種說法,證明不了任何東西。

人心不服那是自然。

“這一仗不可避免,曹操和袁紹不會降,他們舍不得手上的權利,而咱們,也需要這一場大戰……新朝建立,豈能不見血光,無累累屍骸奠定根基,又哪來的穩固朝廷?”

郭嘉此言出口,眾人全都陷入沉思,內心認可。

終歸是要打上一場,不打得天下諸侯臣服,這個朝堂,這個皇帝,那就是個笑話。

……

四月十九。

張坤率八千騎兵,五萬步卒,拔師北上,以呂布、趙雲、張遼、太史慈、高順、許褚為將,直取河北。

5月20辰時,張坤渡河,領三千龍驤騎,一路摧枯拉朽,破曹軍主力,生擒曹操。

不降者盡皆斬殺。

至於曹孟德本人,張坤也不得不承認這位乃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但是,對方威望太高,手下忠心者也太多,實在是留不得。

於是,斬殺曹操於萬軍之前,傳首四方,於是,曹軍乃定。

整編兵馬,原地休整三日後,張坤匯聚萬騎,直取鄴城。

路遇文醜、顏良,一刀梟首,破騎兵,軍臨城下。

勸降三遍之後,當日攻城,滅袁家,斬落袁紹腦袋,四方臣服。

袁紹不愧深得士族愛戴,就算是兵敗被擒,仍然有十數位文臣武將跟隨。

這一次,張坤就沒有再手軟,但凡心中抵觸不願臣服者,直接抄家斬首。

五月二十八日,兵鋒橫掃四郡,北地乃安。

派出呂布鎮守幽州,防著烏桓等外族入侵,張坤班師返朝,回首一擊,

六月二十一日,張坤打破襄陽,劉表府前誓死不降,並大聲喝罵張坤乃亂臣賊子,所立偽朝難服人心。

於是,荊州劉家夷滅,支持者盡皆抄家,再過十日,益州投降,張坤遷劉章父子出川,派流官任職,安撫蜀地。

就如郭嘉所料,天下三月即平,往日裏打得不可開交的各大諸侯,非死即降。

張坤兵鋒所指,一片玄黃。

直打得天下失聲,就連高談闊論的士子,也開始學會謹言慎行,安分守己,不敢有半句非議大乾天子。

八月十五,人月兩團圓。

張坤號令遷都長安,充實六部,重新劃分郡縣,取消州牧大員,並發出榜文,招慕士子,於各州各郡各縣各村,集中教授識字,宣揚大乾威名……

尤其是宣揚大乾天子是如何的英明神武,是如何的帶領百姓走向繁榮富強……

為什麽要教授識字?

原因很簡單。

張坤發現,自己都平定天下了,為百姓造福這麽多,龍氣的增加,竟然不太如人意。

本以為,平定天下之後,再建六部,分郡縣,威名達於鄉野,這肯定是人人拜服,龍氣如潮吧。

結果呢?

他得到的龍氣,加起來,也不過380點有多。

也不算很少吧,只不過,比起天下一統的功業來說,就有些少得可憐了。

唯一的解釋就是,自己的威名,其實並沒有深入到黎民百姓心中去,在那些百姓心中,就連誰做了皇帝,恐怕都是不知道的。

就算是有著消息靈通的,也只是覺得皇帝好厲害啊,皇帝能給我們吃飽飯嗎?然後,轉過頭又問,那皇上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