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左慈出馬,真假難辨(第2/4頁)

眾人逶迤而去。

接下來,江東太平無事,張昭一行進展也十分順利,只是過了一個半月,吳地兵不血刃,就全部歸順。

自此,孫策麾下勢力,全都由張坤接手,算是和平交接,免了百姓戰爭離亂之苦,從這方面來看,也是張坤心中所願。

……

建安四年秋,吳地豐收,徐州軍屯也獲得了極大成果。

並且,從兩州各郡抽調兵員十五萬,麾下總兵力,達到步騎25萬之多。

張坤移居壽春帝宮,文武大臣鹹聚,請封吳王。

三請三讓之後,張坤高舉王座,接受群臣朝拜……

朝議上,由張昭起草檄文,重新舉起“清君側,討不臣”的大旗,誓師北上。

自此,天下震動,諸侯驚怒。

尤其是曹操。

聽說晚上整夜整夜的睡不著,還揮劍砍了兩個侍寢的侍女。

也難怪曹操那麽生氣。

因為,他剛剛滅掉河內張楊,與河北袁紹隔江相望,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南陽張繡,也在數十萬兵鋒之下,再也堅持不住,終於投降。

勢力大漲,志得意滿的同時,卻是聽到了南面提兵北上的消息,這無異於當頭一棒。

局勢一下就變得險惡了起來。

前有袁紹,後有張坤,無論哪一邊都不是那麽好對付,只能嚴防死守,隨時準備調動大軍。

“號令呂布和高順,一旦北面戰起,立即揮兵直撲兗州……以鈴綺為主將。”

張坤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讓他們聽好了,此戰若得全勝,封侯有望。若是搞砸了,就別想再領兵馬,上陣殺敵。”

後面這句話,其實是說給呂布聽的。

這位的確是當世虎將,打起仗來銳不可當。

但是,腦子卻是笨了一點。

尤其是,他與高順同在一軍之中,以前又是呂布為主,高順為屬下,此時反了過來,呂布肯定會很不舒服。

因此,就以呂鈴綺為主將挾制。

再怎麽樣,面對強勢的女兒,當老頭的,肯定得讓上三分。

如此,就像一匹烈馬,被系上了韁繩,他性子再強,也不得不俯首聽令。

“此計絕妙。”

郭奉孝聽到命令,也忍不住莞爾輕笑。

這位軍師,此時經過多次針炙調養之後,身體恢復得極快,已經開始強壯起來。

尤其是在他每日裏抽出時間修練張坤傳下的獸形十二式之後,每餐能吃三碗飯,精力澎湃得不行,早就沒了當初的病殃殃模樣。

“主公,劉玄德單領三萬兵馬進攻汝南,直擊荊州,會不會多此一舉?把劉表也拖入戰局,太過托大了吧。”

張昭表示疑慮。

年初,他帶著太史子義出使江東各郡,以三寸不爛之舌,直接說動吳地歸順,實有大功,因此,領了內相一職。

處理政務,治理州郡方面,張子布端方嚴謹,滴水不漏,實在是張坤的得力幫手。

這些時日,張坤能夠舒舒服服的攜美郊遊,整日裏或修練,或嬉玩,未曾岸牘勞形,至少有他一半功勞。

但是,張昭也不是一點缺陷也沒有。

此人雖是大才,做事還是偏向謹慎了一些,守成有余,開拓不足。

因為他從來不冒險。

就如劉表所據荊州,在張昭看來,對方既然沒表露出敵意,就不要與他交兵,一直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勢最好。

與曹操交鋒在即,切切不可兩面樹敵。

可是,郭奉孝卻有不同想法:“子布此言差矣,事易時移,劉荊州的想法也會隨時改變,世人都知此人向無大志,只是守戶之犬,但是,卻少有人知道,他其實多疑易變,隨時會做出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來,就如當初殺孫堅一役,他腦子一熱,就派兵攔截襲擊。”

“子布或許會認為,劉表既然多疑善變,一直堅守不出,為何還要擔心他出兵偷襲揚州。事實上,卻是小看這位八俊之才了,若是我軍北進取得上風,他憂慮於自身安危,肯定會被曹操說動,出兵牽制,但若是派出劉備,先行出手,他就會疑心病發,想著我們是不是明攻曹操,實吞荊州,反而不敢出兵。他就是遇強則怯,遇弱則勐。”

郭嘉此人,指揮大軍交鋒,或許算不得天下頂級,但是,觀人觀事,出謀劃策,卻是少人能及。

他既然這般說了,張坤當然是信的。

於是,就派出劉備,以關羽為輔,取汝南,攻荊襄。

而他自己,就領著二十萬大軍,兵進豫州……

一月之類,連下十三城,兵鋒直指南陽。

張繡連經大戰,已是疲憊不堪,要不然也不會投降一個被自己殺了兒子的老板。

肯定是沒了多少戰力。

張坤自忖,要拿下南陽,也不會太過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