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你跟程堰,最近是不是有什麽苗頭?◎

咖啡的苦澀在嘴巴裏迅速蔓延,喻嬋拍拍林安的手背,露出個安撫意味的笑容。

非他不可的誰,她心裏,也早就沒有了。

外婆最近一直在催她過年帶個男朋友回去,說不定以後,她也會像大多數人選擇的那樣,到相親市場上,把自己明碼標價地擺進去,找個互相勉強能看得順眼的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平淡無奇地度過這一生。

轟轟烈烈的愛情是生活無憂的幸運兒才有的特權,作為需要在這座城市奮力生存下去的成年人,她已經分不出任何熱情和精力,浪費在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上了。

從造型工作室出來,時間差不多八點半,夜幕低垂,華燈璀璨,通明的燈火吞沒了星光和月色,只剩下一整片沉沉夜空,籠罩在鋼鐵森林之上。

走在這樣的夜景下,喻嬋總是會生出一些巨大的渺小感。這座城市很大,大到能包容這裏的每個人。可它又像個巨大的牢籠,將所有人困在這裏,汲取他們制造的養料得以運轉,循環往復。

擔心被晚高峰堵在路上,林安沒開車,跟喻嬋邊聊天,邊散著步子走過去。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些最近新出的電影,她們的口味很雜,不管是文藝片還是恐怖片,都能津津有味地看幾眼。穿過第二個紅綠燈路口的時候,喻嬋反應過來:“嗯?我們不是去酒吧街嗎?”

“現在離噪點開門還有半個小時,不著急,”林安挽著她的胳膊,“咱們先去逛逛街。”

噪點就是那家新開的酒吧,昨晚去了一次,喻嬋才知道,他們家不止裝修漂亮,所有的服務員和調酒師都是按照男模的標準選出來的,學歷、長相、身材都是一等一得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客人。

據林安說,這兩天的位子格外難訂,如果她不是噪點的白金卡會員,可能就得多排一個星期的隊了。

喻嬋看著馬路對面的紅燈,拉著林安向後退了幾步:“最近看上什麽新款包包了嗎?”

這一帶周邊有幾家很大的奢侈品店,林安是他們幾家的常客,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常去店裏激情消費。

“包這個東西已經吸引不了我了,”林安帥氣地把碎發撩到耳後,“附近新開了一條小吃街,據說那裏有家很有名的蒜蓉花蛤,味道非常好,一起嘗嘗去?”

蒜蓉花蛤。

聽到這道菜,饒是對食物不感興趣的喻嬋,眼睛都不由自主地亮了幾分。

她從小就很愛吃海鮮。

這道菜更是小時候記憶裏的常客。

那會兒她還跟著爺爺奶奶住,每次在學校考了第一名,爺爺就會穿上蓑衣和水靴,一手拎著小竹簍,一手牽著喻嬋,帶她到小河邊去摸花蛤和小龍蝦。

夏日傍晚,河裏碧波蕩漾,一層一層地堆在腳邊,冰冰涼涼又帶著股酥麻的癢意,偶爾還會有順著水流遊到面前的河魚,一個擺尾,就能濺她一身的水。

奶奶最會處理這些小河鮮。

麻辣小龍蝦,蒜蓉花蛤,每道菜還在鍋裏的時候,香味就已經四溢飄散。

勾得人饞蟲大動,向來懶散的橘貓胖菲都坐不住了,繞在奶奶的腿邊,喵喵喵地叫。

那些菜的味道實在太香了,直到現在,喻嬋還記得熱氣騰騰的盤子端上餐桌的那一刻,圍在一起的爺爺奶奶和胖菲臉上的笑容。

哪怕在很多年後再從記憶裏將它們翻出來,柔光濾鏡下的畫面中,依然會傳來裊裊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好啊。”

喻嬋笑著點頭,眼裏閃過幾分充盈的期待。

她已經很久沒有主動地想嘗一嘗哪種食物了。

由於胃不好,平時喻嬋需要注意各種忌口,外賣重油重鹽,很多都不能吃。但是她的科研和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沒什麽時間自己做飯,只能湊合。

在美國那幾年還算正常,畢竟有喻柏陪著,再怎麽湊合,飯她還是會坐在餐桌邊按時吃。

去年回國之後,和喻柏分隔兩地。每天一到飯點,坐在餐桌邊的只剩她一個人,越吃越沒胃口。

時間一久,喻嬋對吃飯就更沒什麽興趣了。

對於她來說,擺在餐桌上的東西,不管樣式再精美,吃進嘴裏,都是一樣的味如嚼蠟。

走進小吃街入口,一陣孜然辣椒油混合在一起的香味便撲面而來。街兩側的小攤邊四處彌漫著煙火氣,和外面冰冷的鋼筋水泥仿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

林安興奮地在每個攤位點之間穿梭,臭豆腐,魷魚卷,烤面筋……每一樣都買了一份,捧在手裏一口一個。

喻嬋雖然照例沒什麽胃口,但心情卻好了很多。

說來奇怪,她不愛吃飯,卻很喜歡看別人做飯。有的時候實在沒胃口,就會打開手機,找幾個美食博主的視頻,邊看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