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3頁)

平平安安走進廚房,岑柏拿出兩個盆,放到他們手裏,指著地上說:“撿吧,撿到的都放這個盆裏。”

“光撿米就行了,能分得清什麽是米吧?”

平平安安接過盆,點了點頭,“能分清。”

岑柏從廚房走出來,給他們留出充足的空間,“能分清就好,快點撿吧,等下還要用廚房做午飯呢。”

平平安安一人拿一個盆,放在地上,蹲下開始撿米,用小手一點點捧著米放回到盆裏。

蘇雪楨跟岑柏就板著臉站在門口,盯著他們幹活。

兄妹倆背影小小的,怎麽看怎麽可憐,整的跟繼父繼母一樣,張光香於心不忍,但接收到他們夫妻倆嚴肅的目光,想想還是回去繼續做鞋,“行行行,你們管孩子我不插手,我去臥室繼續找鞋底。”

說完,她轉身走了。

剛開始米撒出來只有櫃子旁邊那一片,後來兄妹倆開始在地上玩遊泳,搞得米整個廚房地板上都有,分散的到處都是,尤其是米粒很小,平平安安手肉肉的,靈敏度沒那麽高,撿起來就很不容易。

撿著撿著還會掉。

平平越撿越感覺難受,這比他們學用筷子還難。

安安也同樣不好受,嘴裏哼哼唧唧的,但知道爸媽就在門口盯著,也不敢太大聲,只能乖乖撿米。

蘇雪楨跟岑柏自然也聽到了兄妹倆哽咽聲,狠下心沒說話,這時候他們一旦開口,平平安安恐怕更刹不住。

也幸好張光香平時比較注意衛生,廚房地上並不臟,沒有什麽別的垃圾,只要專心撿米粒就行了。

耗時近一個小時,兄妹倆總算把地上的米撿完了,蘇雪楨把他們倆抱到椅子上坐好,“這下知道勞動有多辛苦了吧?給我們提供這些米的農民比你們撿米還要辛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重復。”

安安揚起頭問她,“每天都這樣嗎?”

蘇雪楨循循善誘道:“基本上是這樣,除了種水稻,還會種一些別的糧食蔬菜。”

平平剛才在地上蹲了那麽久,兩只腿感覺很酸,他難以想象農民叔叔每天都要經歷這樣的事情。

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三四歲的孩子本來就皮,玩性大,岑柏給平平安安沖了點糖水,“喝點。”

張光香留了門,在臥室也看到了客廳的一舉一動,見狀走了出來,跟蘇雪楨說:“今年你舅舅在鄉下剛分了三畝地,要不明年暑假我帶他們去住幾天?感受一下做農活的辛苦。”

“明年暑假嗎?”

蘇雪楨知道今年開始全國都在推廣大包幹,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

“對,正好我也想回鄉下住一段時間了。”

張光香是嫁給蘇顯國以後戶口才轉到洪江市來的,他娘家還在農村,哥哥早就成家立業了,過起了含飴弄孫的日子,兩個侄子也有了新家庭後,平時聯系就沒那麽緊密了,不過每隔一個月基本還會聯系一次。

現在距離明年暑假還有大半年的,未來的事情說不好,再說平平安安也從來沒有過離開爸媽出遠門的經驗,蘇雪楨心裏其實不太放心,沒有立刻答應下來,“明年看情況,如果可以的話去住一段時間也挺好的。”

岑柏坐了下來,問道:“舅舅一家一共分了三畝地嗎?”

“不是,你舅舅跟舅媽兩個人分了三畝地。”

張光香說:“這個是按照戶來分的,他們一家一共分了十一畝地,剩下七畝地是你大表哥和表弟分。”

“要說這大包幹政策是真不錯,收成多少都歸自己,不用等著合作社分糧食,多勞多得,比過去幹起來有幹勁多了,化肥也舍得買了。”

蘇雪楨在報紙上也看到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好處,點了點頭,“是啊。”

平平安安端起杯子喝著紅糖水,一邊豎著耳朵聽大人們聊天。

蘇顯國這時候也買菜回來了,張光香起來去做午飯,把平平安安撿的米洗幹凈蒸了吃,吃完飯一家人騎車回家。

經歷過這次撿米教育以後,蘇雪楨發現平平安安在之後吃飯明顯認真了許多,更加不會留什麽剩飯了,每次都會乖乖把飯吃完。

又過了一個月,岑曼珂小朋友滿月了,岑楓給他們寄來了閨女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姑娘長相形似岑楓,就是有點嚴肅。

平平安安看著照片,很期待之後能跟妹妹見面,尤其是安安,特地央求蘇雪楨把他們的照片也寄過去,讓小妹妹通過照片看看他們,以後可別不認識了。

蘇雪楨雖然知道這個年紀的岑曼珂看了照片也不會記得什麽,還是答應了平平安安的請求,他們的照片塞到信裏回寄過去,見不到面,兩家只能通過書信往來,後來到了平平安安的四歲生日,岑楓提前兩周就準備好禮物寄了過來,正好趕在他們生日當天把禮物取了回來,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下,平平安安成功踏入了四歲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