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頁)

“你別怕——”

沂王說到一半頓住,他覺得蘭宜根本沒有畏懼。

亂剛起時,她或有不安,可當這一切成為定局來到眼前,她比之前到府求助的那些官員都鎮靜。

他已經很熟悉她,但有時仍會驚異,她怎會有這樣的心志。

“是不是有本王在,你就什麽都不怕?”他忍不住問。

蘭宜頓了一下。

那倒真不是。

這次民變的最終結果對她來說也是未知的,但即便如此,最壞不過再去做鬼,或者做不成,那就化成塵土飛煙,當想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她的擔憂忐忑就都消失了。

在她讀過不多的詩書裏,有一句是人生如逆旅,令她印象深刻,她如今的心境大抵如是了。

但沂王想象如斯——

令她一時不好回答。

不用她答,沂王看出來了,臉色有點黑沉,但不知為何他有點習慣了這種碰冷釘子的感覺,竟也不怎麽生氣,只是唇角勾起冷笑,伸指點了點她。

而後他沒空多說,出門趕往城樓。

五天內,守城兵丁與城外亂民打了兩仗,兩次都勝,但於大局無補。

因為亂民的數量實在太多了。

之前幾個縣城的成功經驗給了他們信心,這些亂民已見過血,舉起的屠刀不會輕易放下,被打散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又重新聚起來,且經過兩次交鋒,亂民中有眼力銳利之人看出城中防備不足,更加不肯放過這座肥羊了。

好一點的消息是這些亂民畢竟在圍城上還有欠缺,調集城外衛所及向周邊州府求援的公文都尋到機會成功送了出去,青州城墻高大厚實,一時也攻不進來,接下來重要的就是守住城門等待援兵了。

府城內開始出現小小的混亂。

糧食價格翻了兩倍,蔬菜肉食也水漲船高。這是不可避免的,暫時也不算大問題,只要援兵到了,擒住匪首,打敗亂民,物價就會降回來了。

但援兵遲遲未至。

糧食價格翻上三倍,並繼續往上漲,每天糧鋪還沒開門時,來買糧的百姓就已排了長長的隊伍,甚至有搶著打起來的。

斥候回報,原來周邊縣府也並不太平,有的被青州這邊的情況嚇到了,直接關城門獨善其身,有的則也生了亂子,各地管自己都來不及,誰舍得分兵給青州。

熬了近半個月,青州知府再度來求,沂王府作為大戶代表,開倉放了一波糧。

來領糧的百姓們大多默默,因為這時候亂民沖著沂王府來的消息也傳進城了,匪首甚至讓人喊話,開城門,他們只奔沂王府而去,不傷普通百姓。

沂王府這麽多年在青州未有惡名,這次卻一下連累了全城。

在府門外主管放糧的一個外院主事連日勞累,眼下做著好事又受臉色,氣不過,當著百姓隊伍說了兩句氣話,結果原本忍耐的百姓也忍不住了,跟他吵起來,眼看要出亂子,門房飛跑進去報了竇太監。

沂王這半個月一直在城樓上,既觀察城外局勢,他的存在也給守軍信心,晚上都不怎麽回府,王府裏外一直是竇太監忙碌,他一聽這事,頭又疼又大:“怎麽回事——還嫌不夠亂,還添亂!”

報信的門房也委屈:“不怪張主事,那些來領糧的個個拉著臉,倒像我們欠了他們錢一樣。”

王府奴仆平日再受規矩約束,出門在外都受人尊重討好,什麽時候挨過這份氣。

竇太監皺緊眉,那換個人去放糧,也不見得就能太太平平,可糧又不能不放,沂王府平日受青州百姓供養,這個要緊時候不饋還,沂王回來不會聽那些解釋,只會覺得他們辦差不力。

竇太監左思右想:“你等一等,咱家去稟報王妃娘娘。”

蘭宜在內院,聽了沒多考慮:“那我去吧。”

竇太監嚇一跳:“娘娘千金之軀——”

他其實都沒指望蘭宜出什麽主意,只是這等事又不值得報去城樓上驚動沂王,他只好先報來內院試試。

“我多帶幾個人,沒事。”

蘭宜已起身,讓見素拿來鬥篷披上,之後她帷帽也沒拿,就向外走去。

竇太監慌亂裏不知如何是好,下意識先奔到頭裏去安排仆從。

簇擁蘭宜的隊伍漸漸壯大,一行十來人剛行到府門前時,就聽見外面傳來的爭吵聲。

“要不是你們,反賊也不會來青州。”

“就是,我們也不用遭這個罪——”

“反賊又不是我們王爺養出來的!再說,王爺現在還在城樓上,你們有良心沒有!”

蘭宜沒再聽下去,籠了下鬥篷,徑直踏出朱門去。

竇太監連忙走到側邊替她開路,尖利喝道:“都別吵了,王妃娘娘駕到——!”

這一聲十分有效,王府這邊的人頓時閉了嘴,百姓之中也出現了片刻的怔愣。

蘭宜往前行了幾步,站到堆疊的糧袋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