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完結(第2/3頁)

今年的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暨高峰論壇開得很早,選在溫暖的三亞舉行。

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半導體行業的企業、專家都匯聚於此,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半導體行業盛會。

今年來參加博覽會的國外企業史無前例地多,因為去年國產芯片自給率達到了五成多,而中國的芯片需求量占到了全球的九成。

這就意味著,國產芯片產量幾乎已經占到了全球的一半,而在幾年前,國產芯片的占比還不到百分之十。

這些,要歸功於A國對中國芯片的制裁。在A國的制裁下,中國曾經出現過非常嚴重的芯片荒,為了滿足本國的芯片需求量,中國的芯片廠不得不開足馬力增加產能,用國產芯片進行替換,終於解決了芯片荒。

中國芯片產能增加,就意味著對外國的芯片需求隨之減少,以前外國的芯片企業是坐在家裏等著訂單找上門,現在不得不放下尊貴的身段,跑到中國的半導體博覽會上來招攬客戶,因為再不出手,就得破產了。

這就是今年博覽會上外國參展商格外多的原因。

展覽館裏人頭攢頭,大家都在努力奔著各自的前程。

碧海藍天之間,一條白色的遊艇漂浮在海面上,隨著波浪輕輕搖晃,看起來特別地悠閑。

一位戴著漁夫帽和墨鏡的老者坐在船邊,正在安靜地垂釣,一動不動,仿佛入定了一般。

甲板上,一個年級跟他差不多的儒雅老者正在翻著燒烤架上魚,嘴裏還吹著口哨。

一只白色的海鳥在他們上空盤旋著,不一會兒,它飛累了,俯沖下來,落在船舷上,歪著腦袋,用一只眼打量著正在烤魚的老人。

晏旻注意到那只鳥,停下吹口哨,看著那只鳥,笑了起來:“咱們來了個小客人,征西,釣到魚了嗎?”

正在垂釣的藺征西一邊回頭看一邊說:“沒有,誰來了?”

晏旻說:“是一只海鳥,我不認識是什麽鳥,看著不像是海鷗。”

藺征西順著晏旻指示的方向,拉下墨鏡看了看:“哦,是一只鰹鳥。給它喂一只蝦吧。”

晏旻走過去,從他身旁的小桶裏抓出來兩條活蝦,這是用來做餌的,扔到了甲板上,招呼那只鰹鳥:“來吃蝦吧!”

那只鰹鳥只看了他一眼,往旁邊挪了挪,沒有理會那兩條還在甲板上撲騰的蝦。很顯然,它瞧不上。

晏旻哈哈笑:“它居然還嫌棄。”

藺征西掏出手機,搜索了一下,說:“鰹鳥吃魚和魷魚,估計不吃蝦。”

“嘿!還挑食!給什麽吃什麽唄。”晏旻笑著說,“那你加油,釣一條魚上來喂它。”

藺征西說:“好嘞,我加把勁兒。”他看浮漂動了一下,趕緊往上提魚竿,魚跑了,上面掛的蝦已經沒了,被魚吃掉了。

今天是半導體博覽會的第二天,昨天開幕,他們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結果被一大堆媒體、供應商和合作商圍著了,又是采訪、又是要謀求合作的,一刻也不得閑。

今天他們就不去現場了,合作的事他倆現在也不直接管,公司有人負責,兩人就偷空跑到海裏來垂釣了。

藺征西年紀大了之後,不知道怎麽就愛上了釣魚,經常是一個人在水邊一坐就是半天,還研究人家釣魚大師的視頻,學釣魚策略。

有一陣子,家裏經常有他釣回來的魚,剛學釣魚的人愛新鮮愛顯擺,釣了什麽都往家裏拿。直到晏旻說吃膩了,他才一邊釣一邊放。

晏旻不反對他釣魚,兩人忙了大半輩子,臨退休了培養點小愛好,當然要支持,偶爾還能像今天這樣出來散散心,還能自力更生,也挺好的。

散心總比在展會上被記者和合作商們圍著的強,這幾年旻西抓住了芯片制造的風口,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芯片廠。

雖然高端芯片受限於光刻機無法涉足,但在中低端領域已經是行業的翹楚了,市場占比甚至還超過了台基電和英特爾,讓A國十分跳腳。

但A國又拿旻西沒有辦法,旻西的光刻機是上海電子提供的,晶圓、光刻膠之類的也都是國產的,產品也主要供給國內的廠商,根本就不靠A國市場吃飯。

A國只差明目張膽地向全世界公布,除非用A國的芯片,產品才能出口到A國去。

但中國的生產商也不是離不得A國市場,A國才3億多人,全世界80億人口,世界市場大得很。

因此A國也沒提這個,畢竟有些產品,比如DJ無人機,他們不得不跟中國采購,要是禁了,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嗎?

A國不僅不能禁用中國芯片的產品,甚至還打算取消對旻西和某為的制裁。這幾年蘋果不思進取,倒是給了三星絕佳的發展機會,如今三星的市場占比已經超過蘋果,在高端市場也隱有超過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