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量產(第2/2頁)

藺司南有些失望地說“男的啊?沒勁!”

家裏人一聽是個男的,果然也不再關心了。

晏旻回家過年,也沒怎麽清閑,被他姐夫徐楊拉走了。徐楊的工廠準備擴大規模,打算把工廠搬到蘇州去,叫了晏旻去給他當參謀。

晏旻給徐楊介紹了新潮公司的單子,給新潮生產一些電腦零配件。隨著新潮公司發展越來越好,訂單需求量越來越大,黃山交通不便的缺點越發凸顯,所以才決定把工廠搬到蘇州去。

晏旻覺得開到蘇州也不錯,蘇州的電子產業潛力無限,到了那邊,姐夫的工廠也可以拓展業務。

因為要幫徐楊去蘇州考察選址,晏旻這個年很忙,很少在家,過得倒也清凈。只有父母還略意難平了些,過完年,晏旻就36了。

初五他們都回到了深圳,今年的壓力並不比去年輕,任務相當繁重,沒法放松。

芯片廠的工程師們也是一開工就投入到了戰鬥中去,繼續攻克下一個難關。

1010的基帶芯片所剩不多,公司也沒打算再追加訂單。接下來他們就要等自己公司的基帶芯片生產出來,然後順便推出全新的手機。

新手機的亮點非常多,除了自主研發的基帶芯片,還增加了音樂播放功能,顯示屏也采用了更加溫和不傷眼的白屏手機,將原來的外置天線改成了內置天線,手機的顏值又增加了。

晏旻和藺征西都對這款手機信心滿滿,這是一款純自主研發的手機,從此以後,就要開啟國產手機的新時代了。

基帶芯片設計已經完成,原來不少被抽調到基帶組的同事當然又回到看自己的工作組,繼續原來的研發。

晏旻對研發工作重新進行了規劃,現在公司研發中心主要分為兩個部門芯片事業部與手機事業部。

芯片事業部主要是負責CPU、GPU研發以及公司所接的芯片單子。

芯片事業部接下來的重點是CPU的研發,這也是公司接下來的研發重心。當然,GPU的升級也一直沒有停過。

手機事業部主要是負責手機從內到外的一切,在接下來很多年裏,這將會是公司發展的另一個重心。

所以手機事業部的研發人員並不比芯片部的少,因為手機更新換代過快,需要不斷創新,持續研發是絲毫不能放松的,保持足夠龐大的研發隊伍是基操。

去年秋天,公司又招聘了六百多名應屆畢業生,其中有一百左右是工藝工程師,余下的基本是研發人員。

新增的人工支出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再加上巨額的研發經費,這對公司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去年下半年手機盈利非常少,芯片廠也因為做基帶芯片而減少了收入。今年上半年內手機收入也會非常少,芯片廠又要忙於做基帶芯片,代工也多不了,上半年的收入勢必銳減。

如果不是前年公司上市時融資的錢還盈余了一部分,極有可能會資金斷裂。

這是公司創辦以來資金最為緊張的時刻,所以做出基帶芯片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三月份的時候,遠冬終於從美國回來了,他如約入職旻西科技。

晏旻問起他太太的去向,說是接受了隔壁某為的offer。

晏旻還能說什麽呢?只能安慰自己,都是為中國芯片事業做貢獻,至少比去外企工作的好。

公司沒有給遠冬安排宿舍,因為現在公司人太多了,員工公寓住不下,後來招聘的員工都自行到外面去租房,公司每月給予一定的住房補貼。

遠冬在福田租了套房子,又買了車,全家人都來了深圳,丈母娘過來幫忙看孩子。

他一入職,晏旻就給他安排了項目經理的職務,這個項目經理之前一直都是他自己代理,現在遠冬來了,就交給他了。

遠冬這個項目經理完全就是空降的,不過他的履歷也確實讓人無話可說,不管是學歷還是工作經歷,尤其是英特爾的電腦CPU可是行業天花板,比起組裏其他人,他顯然更有資格當經理。

遠冬也知道晏旻這麽幹其實有點把自己架火上烤,畢竟組裏同事有入職好幾年的老人,不管年齡和資歷都比自己老。

但這個行業,有時候還真不是排資論輩,主要還是靠實力說話,晏旻讓他當項目經理,並且開出了高薪,那他就得拿出實力來證明自己值得。

遠冬很快就用自己的實力說服了組裏的下屬,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CPU的研發進度往前推了一步。

晏旻笑逐顏開,果然是找對了人,自己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

五月份的時候,芯片廠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基帶芯片可以量產了。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推出新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