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回國(第2/2頁)

工廠的一期規劃已經完成,這部分主要是用來生產移動電話的,只用了三分之一的面積。建築設計圖稿是去年年前就定下來的,現在開始動工。

兩邊的工程同時進行。

移動電話的研發也在如期進行,晏旻還打算招一批技術員,柿子胡同這邊已經坐不下了,就暫時安排到新潮的北京研發中心去。

他已經和田為民說好了,田為民那邊地方寬敞,有的是空房間,借用一間就好,田為民很樂意,連租金都不收他的。

高科技其實就是人類智慧的具象化,人才越多,力量就越大,成功的幾率與速度也就越大。晏旻深知高科技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所以他總是覺得公司的技術員不夠用。

這一次招聘,晏旻不再局限於北京的高校,他們去了上海、杭州、武漢、廣州、哈爾濱等城市的頂級高校招聘,招聘時就直接說明了辦公地點更換的信息,暫時在北京辦公,年底會搬到深圳去工作,願意去深圳工作的就來。

深圳這座新興城市,對想要下海的年輕人來說,還是很具有誘惑力的,這要得益於這些年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對深圳的報道與渲染,甚至連某音這類廁所讀物上都充斥著深圳故事,以至於大眾對深圳的印象就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機遇的年輕城市,想發財,想實現夢想,那就南下去深圳吧。

所以盡管說要搬去深圳,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去。更何況旻西科技的工資開得也高,同期的國企待遇是沒法比的。

藺征西一行人在德國待了將近二十天,有些設備已經采購好,有些還在溝通中。

考察團一部分人先從德國回國,藺征西和田為民則直接飛到了美國,電腦的核心構件如芯片還得從美國采購。

藺征西已經提前跟自己美國辦事處的同事打好招呼,那邊已經跟相關公司進行了溝通,只等他們過來定奪。

如此一來,便要省心許多。

田為民做電腦是零基礎,自然得先從組裝電腦做起,再慢慢過渡到自主研發。

晏旻和藺征西給新潮科技做了定位和規劃,民營企業做微機,沒有國企的優勢,因為很難拿到大額的政府采購訂單,雖然他們現在也不是純粹的民企,但地方政府的影響範圍畢竟有限,所以他們一開始瞄準的目標客戶,就是個人。

新潮公司從現在開始搭建生產線,產品最快預計也得明年才能上市了。

這幾年國家經濟發展,整體工資水平也有了提升,高級知識分子是收入比較高的一批,他們也是最先一批的目標客戶,如果電腦價格從兩萬左右降到一萬五甚至一萬上下,想必會有很多人願意購買。

美國的工作還沒談完,田為民工作簽證就已到期,不得不先回來,藺征西代他繼續談判,將事情談妥之後,才從美國回來。

藺征西出差了整整一個多月,他回來的時候,北京的春天已經開始了。

晏旻已經忙完了應屆生招聘,這次招聘了十四名應屆生,本科生為主,還有三名研究生:“這次我還差點招了一名浙大的博士生,不過最後我還是勸他選擇留校。”

藺征西非常意外:“博士有意願來我們公司,你怎麽沒把人留下來?”他們公司雖然每年都在招人,但除了晏旻和他,還沒進過博士生,畢竟這年頭博士稀缺,都被高校自留或者去了研究所。

晏旻有些遺憾地說:“他是想進企業,因為我們開的工資高。他是研究材料物理的,研究的方向是矽晶,倒是跟我們的行業息息相關。不過我們現在還沒做芯片,招來了有點大材小用,等以後再說吧。”

藺征西說:“這個確實。我這次回美國順道去看了我爸媽,聽我爸的意思,他也打算回國創業了。”

“真的啊?”晏旻非常驚喜,“叔叔要回來辦什麽公司?”

藺征西說:“應該是他的老本行吧,做矽晶片。”

“太好了!歡迎叔叔回來為祖國半導體事業添磚加瓦。你們上陣父子兵啊。”雖然早就知道藺振華會回來,晏旻還是感到很開心,他能親眼見證他們父子並肩作戰了。

“你也算啊。”藺征西笑。

“說的也是!”晏旻笑眯眯地說,“如果叔叔回來辦公司,到時候倒是可以把陳衛招到叔叔的公司去。”

“陳衛是誰?”

“就是浙大那個博士生。”

“那正好專業對口了。”

晏旻雖然對高校研究所沒什麽偏見,但也知道,在應用科學方面,只有跟企業緊密合作,才華和研究成果才不會有被浪費的可能,所以他也希望陳衛能夠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