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暗示(第2/3頁)

“那你接下來要去哪裏?”

晏旻笑笑:“不給人打工了,我自己辦公司。看看能不能闖出一番名堂來。”

趙建平嘴唇動了動,到底還是沒說什麽。

晏旻跟趙建平交接工作的時候,所裏打電話過來催他過去,看樣子是瞿延寧跟所裏通風報信的,他本人倒是沒出現。

晏旻也沒理會,一直到交接完工作,才去計算所。

晏旻算是計算所的名人,因為他是少有的留美回國的青年留學生,名校畢業,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卻放棄了美國優渥的生活。

徐潤良那批赴美留學的人全都回來了,因為他們去美國時都已經三四十歲,在國內有家有口,也有工作單位,很難拋家棄業。

這批人本來就是單位的中堅力量,回來都得到了重用。

後來出國的應屆大學生,選擇回國的不到10%,實在是國內外生活水平相差懸殊,沒有幾人能抵擋住歐美國家的物質誘惑。

所以晏旻回來的時候,驚動了整個計算所,大家都好奇不已,竟然會有人放棄美國的工作回國來的,都競相去認識他。

晏旻的個人能力相當出眾,這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所裏新生代研究員的傑出代表,一個被樹立的典型。

因此,當聽說晏旻要離職的時候,所裏領導都驚著了,趕緊開會商討此事,得出結論,無論如何都要將人留下來,他可是計算所的臉面,怎麽能夠丟呢。

晏旻推開所長辦公室的門,發現裏面不光有計算所的所長戴家益和副所長徐潤良,還有中科院的領導在,他們見到晏旻,都熱情地打招呼。

戴家益笑著說:“晏旻同志來了。快請坐,聽說你跟瞿延寧同志鬧了點矛盾,要辭職。這就有點沖動了,你有什麽困難,跟我們反映一下,所裏和院裏都會盡量為你解決。”

晏旻說:“我辭職並不全是因為跟瞿總鬧矛盾,而是想自己出來創業。”

徐潤良問他:“你想下海?”

晏旻點頭:“對。我當初加入西華,是因為可以搞科研。但現在西華的戰略目標調整了,科研項目被擱置,我不願意留在那裏浪費時間,想自己出來試試。”

戴家益打著官腔說:“西華的戰略目標一直都沒變,只是戰術調整,時間往後押一點。你沒有必要離職啊。”

院裏的領導也說:“你是咱們院青年研究員中的中堅力量,我們肯定會盡力為你創造最好的科研條件。不能因為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撂挑子走人嘛。”

晏旻說:“感謝各位領導的栽培和關心,我並不是撂挑子走人,目前公司的研發工作已經用不上我了。等待只能浪費時間,我選擇下海,只是換了一個賽道,我的目標依舊是設計咱們中國人自己的芯片。我跟所裏的同事算是殊途同歸,希望能夠得到領導的理解和支持,批準我辭職。”

院領導再次跟他確認:“你確定只是下海開公司,並不是要出國?”

晏旻笑著搖頭:“當然不是。我如果要出國,當初就不會回來了。現在國家發展市場經濟,市場廣闊,大有可為,所以我也想試試,沒準能夠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來。”

徐潤良說:“你是打算停薪留職?”

晏旻點頭:“如果可以,希望領導能夠批準我停薪留職。”他知道徐潤良這麽問,是想為他保留職務。

戴家益一臉嚴肅:“晏旻同志,你可要考慮清楚了,你從來沒有參與過經營管理,也不懂市場,只擅長做技術。開公司並不會像你想的那麽容易,西華信息前期遇到的困難你也看到過。”

晏旻說:“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院領導說:“你停薪留職,離開單位,以後你的職稱評定,以及院士評選,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你考慮過沒有?”

晏旻說:“我都想清楚了。”

幾個領導沒有提資金和技術支持,一來是做不到,二來在他們看來,晏旻出去創業,那就是西華信息的競爭對手,沒必要自己左右互搏,所以打算讓他自生自滅。

戴家益跟瞿延寧聊這事的時候,兩人甚至還抱著看晏旻笑話的態度,看他什麽時候灰頭土臉回計算所。

因為他們都不相信晏旻一個技術人才,能把公司開成功。

只有徐潤良有點舍不得放他離開,勸了一會兒,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晏旻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晏旻,沒人能夠讓他打消念頭。

晏旻不愛跟領導周旋,他表完態,就趕緊回去了,晚上他還要請前同事吃飯。

晚上,整個技術部的同事都來了,甚至包括瞿延寧籠絡的那幾個。

晏旻也不計較,還挨桌去給人敬酒。

他酒量其實還行,只是不愛應酬,今天他這頓散夥宴,他不願意敷衍大家,也算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職場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