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太太, 好不好看?”妮兒拿著鏡子給朱明玉看。

“我家小妮子手藝越來越好了。”朱明玉抱著妮兒親了一口,“今天我不能帶你去店裏了,你在家好好復習功課, 曉得嗎?”

妮兒學堂放暑假了, 她喜歡繡花,也會裁衣,所以朱明玉平時會把她帶到姮娥去,小丫頭學學繡花,又去看老師傅們剪裁衣服,小丫頭給老師傅們泡水倒茶, 老師傅們都很喜歡這個嘴甜又勤快的小丫頭。

“我等下去周婆婆那裏。”

“也好。路上有花子,自己要當心。”

妮兒被自家養得越來越好看, 朱明玉生怕她出個意外。

“太太放心,我陪著她去。今天太太和小姐都在外頭忙, 芳姨說, 等下中午去前邊兒吃餛飩,那就什麽事兒都沒有了。我想著趁著今天天氣好,跟妮兒一起給周娘姨洗一洗床單,擦一擦草席。”因為中間要跑掉半天, 花素芬跟小姐和太太說了去向。

“難為你們娘倆想得到,去吧!”朱明玉跟她說道。

“謝謝太太!謝謝小姐!”

秦瑜開車把朱明玉送到姮娥,姮娥的人, 一大清早就到了, 難得出現的大股東唐婉兒都到了,陳锳則是忙裏忙外, 做最後的檢視。

唐婉兒迎過來:“朱姨, 今天好漂亮啊!”

陳锳叫:“馬師傅, 過來看!是不是有人能把你旗袍穿出十成味道來了?”

“哎呀!我給小朱量身定做的,我還不曉得啊!”馬師傅出來看,“小朱啊!我說的吧!你要多穿穿旗袍。等今天過了,我再給你做兩件。”

朱明玉以前一直以為自己老了,直到到了這裏兩位旗袍師傅剛開始還稱她朱女士,後來熟悉了,一會兒“小朱”,一會兒“阿妹”。

他們叫得自己都感覺年輕了,朱明玉笑:“好,再給我做兩件。”

朱明玉也進自己的展室,再看看哪裏不周到的,因為姮娥要迎接兩位夫人前來參觀。

而現在兩位夫人正在參觀海東紗廠。

傅老爺和陳锳的娘家,還有唐家一起通過關系表達了希望政府能支持一下現在正被東洋布拖入困局的國產印花布,尤其是海東花布。

五月份濟南慘案中,代表中國跟日本交涉的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被闖入的日軍割掉耳、鼻、舌頭,挖去眼睛之後,將隨同的十八位外交人員一起殺害,而軍民被殺多達萬人。

六月份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被炸死,更是將東洋人的狼子野心頂到面前,不得不面對。

雖然,政府為了能夠北伐勝利穩住局面,這兩件事低調處理,國內外實際上還是輿情湧動,只是像《申報》這樣的喉舌媒體一直在勸民眾理性,表面上過去了而已。

但是恥辱就是恥辱,誰能咽下這口氣,上層也希望樹立一個國貨的榜樣,海東廠又在提高婦女兒童生存環境上做出了表率,兩位夫人都是留洋歸來,長期以來也是一直為婦女解放奔走,於是就有了這次參觀。

宋家父子在報紙上已經決裂了,此刻他們倆一起陪著兩位夫人參觀,跟在他們身後的還有紡織協會的會長和一群政府部門內工商這塊地官員。

宋舒彥為兩位夫人介紹了他們車間裏的基本情況,這些日子他親自下車間,已經把車間的角角落落都摸了個透徹。

車間裏雖然有十來歲的孩童在忙碌,但是他們做的工作都不是重勞力,不過孩子們效率似乎很高,走出車間,宋舒彥說:“其實孩子們依然很辛苦,我們測算過了,他們一天工作下來,大約要走十二到十五英裏路,其實這個工作強度不低的。但是再減輕他們的工作量,在目前其他工廠都是十二小時對倒,全年無休的情況下,我們一點點壓縮空間都沒有了。”

陪同的一位官員立刻匯報:“夫人,您之前也看到了《申江日報》的連載,像海東這樣的工廠在對待童工問題上,已經算是少有的良心企業了。在上海,童工用工最多的是那些東洋紡織廠,他們采用工頭制,就是一個包工頭,包幾十台機器,工廠跟包工頭結算錢,這些包工頭從鄉下老家騙或者買來一大堆的女工,每天讓她們吃餓不死的兩餐,工作十二小時,每年被機器軋殘疾,或者積勞成疾而死亡的人……”

“是的,在我父親手裏,他已經取消了工頭制。我接手海東之後,又進行了……”

宋舒彥說的這些,很多是秦瑜根據未來的管理方式,規範了用工管理。

其實對宋舒彥這種在海東廠搞識字班,給員工提高福利,報紙上吹得好聽,但是絕大多數工商界人士,認為就是書生之言。現在聽他有一系列的舉措,跟在後面的這些人才知道,宋舒彥並不是一根筋在搞,而是有章法的,難怪能把他父親給趕出去啊?

宋舒彥帶著兩位夫人來到識字班,夏日時節,窗戶都開著,前面先生在教數學,裏面坐的工人歲數相差還真不小,他說:“《申江日報》的向記者,跟蹤了我們這裏五個十歲到十三歲的工人,同樣也跟蹤了東洋紗廠的五個童工,想要看在不同的環境下,知識能帶給人多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