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有福氣的高麗(第2/2頁)

張希孟直接下了逐客令,讓人把辛旽帶下去。

回頭之際,劉伯溫等人就忍不住了,“張相,我們不明白,為什麽拒絕辛旽,莫非張相公有更高妙的辦法?”

張希孟哈哈一笑,“伯溫先生,我問你,如果咱們給辛旽提供支持,讓他去高麗均田,事情會怎麽樣?”

劉伯溫一怔,隨即道:“張相,莫非你擔心辛旽不可靠?不能吧,我看此人還算志誠!以大明的兵力,還不足以讓高麗就範?”

張希孟笑聲更大,“伯溫先生,我看你是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

“刻舟求劍?”

張希孟點頭,“你以為能在大明做的事情,在高麗也做的!”

“那,哪有什麽不一樣?我以為均分田畝,乃是天下至理!”

張希孟笑道:“這話雖然不錯,但也要考慮情況……高麗國小,縱觀歷史,他們很少發生農民起義,歷次改朝換代,都是權臣造反。這就說明一件事……在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豪強大族之間,更容易結成同盟,他們彼此同氣連枝,同進同退。平時他們可以為了權力,爭鬥不休,頭破血流。但真正到了要命的時候,就會迅速聯合起來,沒有半點猶豫。”

姚廣孝怔了怔,哂笑道:“張相所說,倒是有些像朝中諸公啊!”

張希孟擺手,“這話有失偏頗。咱們畢竟國家太大,四面八方,各地人才輩出,彼此之間,看法也都不盡相同,譬如說這一次,李相公就讓我刮目相看。相比之下,高麗的士族大戶,勾結更緊密,可以施展的空間更少。如果我沒有料錯,辛旽應該是四面楚歌,阻力巨大,根本推不動,才想辦法來大明求援。”

張希孟淡淡道:“如此情形,我們要支持他,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眾人一時愕然,大家夥只見到了好處,卻沒有看到其中的付出,不得不說,張希孟看問題,還真是與眾不同。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給予辛旽除幫助之外的一切支持了。

張希孟倒是沒有這麽說,因為他還想了解一下情況……張希孟讓楚琦去請毛貴,看看外務部了解多少。

很快毛貴就來了,並且告訴張希孟,其實早在五年多之前,高麗就已經展開了變法,高麗國王設立田民辨正都監,任命辛旽為判事……就是主持清理田畝,給窮人發放土地。

彼時他們這麽幹的目標,還是要驅逐紅賊,是為了消滅關鐸他們。

可惜的是,在高麗根本推不動,沒有幾年下來,辛旽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奸賊。

為了幹掉他,朝臣們絲毫不介意戴上一頂綠油油的帽子。

事情發展到了今天,辛旽跑到大明,請求支持,已經是最後一步棋,如果成功了,一切都好說,如果不成功,只怕他也沒法活著回去了。

高麗的情況如此,支持辛旽,能解決問題嗎?

就在這時候,竟然有消息從高麗傳來……高麗國王已經罷免了辛旽的職位,並且廢掉了他使者的身份,另外派遣重臣,前來大明。另外要求立刻將辛旽押回去受審!

又是對英雄的背刺,在這個國度,想要當個好人,還真是不容易。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劉伯溫和姚廣孝已經是五體投地,不服不行,張希孟看得就是準確。

“張相,如今辛旽這人,怕是已經成了一枚死棋,用處不大了。”

張希孟卻笑道:“伯溫先生,這是我剛剛從北平得到的消息,據關鐸說,辛旽此人在高麗民間,有著聖人的名號!”

劉伯溫又是一怔,“居然如此?”

張希孟含笑,“伯溫先生說均分田畝,乃是天下至理,其實從某種角度上講,也是對的。只是高麗這種地方,百姓的力量太弱了。”

劉伯溫沉吟道:“張相,你準備怎麽辦?”

張希孟一笑,“高麗的情況很明白了,想從內部革新,根本做不到,必須由強大的力量,從外部打破僵局……而這個力量,又不能是我們直接出手!”

劉伯溫眼珠轉動,稍微思量,也就明白了。

“張相,你是打算讓辛旽領兵,殺回高麗,推行變法?”

張希孟大笑道:“沒錯,他要是願意,立刻就可以去北平,讓燕王給他提供兵馬,招募高麗志士。”

“燕王?他能行嗎?”

張希孟笑道:“怕什麽?燕王不行,不還有關鐸,還有張定邊,還有朱文正,李文忠,胡大海嗎!這麽多神仙,伺候辛旽一個,給他助威,他這福氣還小嗎?”

劉伯溫怔了怔,“可是不小!要讓我說,高麗的福氣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