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2/2頁)

毛貴想了想道:“那,那還是要給些東西的……不過彼此往來,必須要有來有往,不能咱們吃虧太多!”

劉伯溫頷首,“那就再加上四個字:互惠互利!”

兩個身份各異,經歷各異的人,湊在一起,還越討論越是欣喜,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劉伯溫覺得毛貴這人雖然是武夫,可人品方正,坦誠直率,是個能交往的朋友。

毛貴也覺得劉伯溫絲毫沒有文人的傲慢,反而心系天下,堪稱少數有良心的文臣。兩個人湊在一起,經過了十幾天的討論,總算拿出了一個草稿。

毛貴喊著劉伯溫,一起來見張希孟,請求張相點評。

此時的張希孟剛剛陪著夫人轉了一圈……原本他只是稍微在山東停留,處理了孔家的事情,就去應天。

江楠也打算去應天,可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弄出了復旦學堂,又有整頓兵馬,還冒出了高麗……張希孟一時沒法動身,江楠從開封回來,卻也沒有去應天,而是趕了過來,跟丈夫在一起。

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還是怠慢不得。

江楠到底沒有挺著大肚子工作。

度支局是事情,暫時交給了韓秀娘負責,連續兩任提舉都是女人,度支局也喜提巾幗局的稱號。

不過要是覺得女人當家,度支局就不足為慮,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韓秀娘出手比江楠還要狠辣,上任之初,就連續查辦官吏,兩個侍郎,三個知府,十二個縣令,就是她在不到半年時間裏,對天下人交出的答卷。

這口屠刀的犀利,足以讓三法司汗顏。

見到韓秀娘下手這麽狠,江楠越發安心,隨著產期臨近,她是愈發期待,給張家添一個後代了。

而即將當爹的張希孟,也是春風滿臉,笑容可掬。

見到了毛貴和劉伯溫,拿過來他們的文章,張希孟頓時大吃一驚……不會吧?不會吧?這幾句被後人掛在嘴邊的話,居然是他們總結出來的?

張希孟只是想讓毛貴從利益出發,寫一篇能指導對外交往的文章。

可毛貴給張希孟的驚喜,著實有點大。

足足看了好半晌,張希孟提起筆,把歲幣二字劃掉,換成了賠款。

隨後張希孟道:“歲幣是宋代用的,這個賠款,就是說任何形式的,為求苟安,雙手奉送外人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有了這一條之後,所謂的厚往薄來,也就不攻自破。堅持互惠互利就成必然。”

毛貴和劉伯溫一起點頭,表示贊同。

畢竟寫這種文章,還是張希孟拿手,也是當世權威。

張希孟這些年寫的東西,自然不是文采飛揚,氣勢如山的雄文……把他跟唐宋名家的文章放在一起,就會顯得十分粗糙,甚至文筆稚嫩。

可拋開外表,張希孟寫的東西就不一樣了,他是在重新注釋經典,總結過往,闡發理論……他要做的事情,當初孔夫子幹過,董仲舒幹過,朱熹也幹過。

張希孟不但做了,而且還試圖讓普通人也能聽懂,看明白,必須把文章寫得通俗易懂。

所以在張希孟的倡導下,大明的公文都越發直白簡潔,甚至有點白話文的味道了。

“你們總結的很好,但似乎還差那麽一點東西。”

毛貴立刻躬身道:“請先生指點!”

張希孟笑道:“你們說了不要如何如何,但我們要什麽,似乎只說了互惠互利,這只是經貿的往來,還是不夠。我們需要給對外交往,加上一個目標、方向!”

劉伯溫怔了怔,立刻道:“張相,我們也確實討論過,只是還沒有定論,還請張相指點。”

毛貴也道:“先生不吝賜教,學生洗耳恭聽。”

張希孟斟酌了少許,就笑道:“我就說兩句,維護大明之利益,恢復華夏之尊嚴!”

說完之後,張希孟又補充道:“自從崖山之後,中原沉淪,華夏到底還行不行,這是個很要命的問題!我們大明立國,就是要告訴天下,華夏回來了!對外交往,就是要恢復華夏的地位,找回昔日的榮光,建立起華夏主導的秩序……一句話,重建華夏天下!”

“國是大明,維護大明利益。天下是華夏,建立華夏秩序。這就是我們對外交往的根本所在!”

毛貴和劉伯溫齊齊頷首,“張相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