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閱兵(第2/2頁)

張希孟比那些人運氣好的是不光遇上了朱元璋,而且還趕上了一個制定規則,一張白紙,從頭開始的好時機。

從最根本的理念開始,衍生出種種政策。

隨後又追溯歷史,闡發過去,展望未來……從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國家的構建。

這倒不是說沒有這些東西,就不能建國成功。

只是缺少了這些東西作為潤滑劑,國家不免磕磕碰碰,弊端叢生。猶如失去了潤滑油的汽車,嘎嘎作響之余,能跑多久,就看天意了。

元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胡虜無百年國運,他們的日子沒有多久了。

靠著察罕帖木兒等人的地主武裝,尚且能擋得住韓宋北伐,雙方殺得有來有回。可是面對著大明的兵馬,元朝又能撐住幾時呢?

或者說大明的家底兒,到底何如?

朱元璋從奉天門下來,暫時喘了口氣。隨即對張希孟和李善長眾人道:“咱今天沒有出什麽紕漏吧?”

眾人連忙搖頭,李善長道:“上位慷慨激越,天日之表,龍鳳之姿,當真是古今一人,無與倫比!”

老李的馬屁就跟不要錢似的。

張希孟微微閉目,他把老朱宣讀詔書的場景,再度過了一遍……奉天門上,朱元璋慨然宣布,城下百姓仰望天子,充滿了希冀。

萬眾矚目,江山社稷,握在掌中,確實是威風啊!

“主公,臣以為不但沒有差錯,還氣勢如虹,萬民歸心,這個登基大典,也算是可以經得起天下人檢驗了。”

這時候宋濂突然道:“上位,臣讓鴻臚寺那邊選了幾位丹青妙手,必要將今日場景畫下來,流傳後世才好。”

朱元璋眼前一亮,立刻笑道:“好,一定告訴他們,要畫得形象,惟妙惟肖才好。咱可是要親自過目的。”

朱元璋交代完畢,又隨意聊了幾句,君臣休息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還要重登奉天門。朱元璋換下了明黃色披風,取而代之是一件赤紅色的戰袍,用黑緞裹邊。

整個大明朝,著實是太喜歡紅色了。

論起皇家用色,還真不是黃色為尊,所謂天地玄黃,黑色的袞服,尚在黃色之上。

大秦就是以玄色為主。

朱元璋的衣服也不乏黑色的,比如禮部設計的一套袞服,就是以玄色為表,黃色為裏。朱元璋同樣十分喜歡。

但是大明起自南方,以南伐北,占一個火德。

就連劉福通等人都知道號為紅巾軍,朱家軍這邊沒有道理不清楚。

所以文武朝臣,以緋紅色為主。

朱元璋除了明黃色的衣服之外,其余時間,多以赤紅為表,玄色為裏……這件戰袍披上,猶如一團火焰,耀眼生輝。

當真是威嚴萬分!

文武群臣,簇擁著朱元璋,登上了奉天門。

而這一次校閱兵馬的領隊,卻是徐達。

從大戰雪雪,到攻取金陵,再到杭州之戰,湖口大捷……這個村子出來的農家少年,歷經磨礪,已經猶如一柄所向披靡的重劍。

論起勇武,徐達或許不是最強的,但是重劍無鋒,縱觀天下,能和徐達抗衡的帥才,寥寥無幾。

“臣拜見陛下……三軍將士,等候陛下校閱!”

朱元璋頷首,大聲道:“傳旨,校閱開始!”

“遵旨!”

徐達起身,跳上戰馬,他朝著閱兵隊伍飛馳而去。

作為天子的代表,徐達首先校閱人馬,從每一支隊伍前面過去,所到之處,萬歲之聲,驚天動地。

但徐達從最後一支隊伍前面過去,撥轉馬頭,重新返回。

分列式開始。

首先出現的一支隊伍,並不是由哪位名將率領,恰恰相反,這些人看起來還有些滄桑……但是一杆斑駁的旗號,卻是表明了這一支兵馬的身份。

他們是濠州紅巾,曾經跟朱元璋浴血奮戰,一起守衛濠州的那群人。

其實按照道理,湯和應該是這一支兵馬的統帥,但是他此時尚在苗部,沒法過來。

因此只能遺憾失去良機。

但即便如此,這些紅巾老人,也是熱淚盈眶,格外激動。

朱公子還記得大家夥,朱公子當了天子了!

“萬歲!萬萬歲!”

他們從奉天門經過,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朱元璋高高揮舞著手臂,沖著大家夥致意,他的眼中卻也濕潤了,和他們並肩作戰的時候,自己還只是區區九夫長啊!

而在這些人之後,費聚統領著一隊兵馬出現,他們都是在臨淮接受改編的那群人……

原來居然要用這一場閱兵,來重現過去的奮鬥經過,當真是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