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都跪了(第2/2頁)

田畝是按照人頭分的,大家都一樣。

既然是官學大興,以後任何人辦私塾,那都是不行的,又不是針對你錢唐。

至於對文章書籍,進行管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不管南宋還是北宋,都弄過以言獲罪的事情,不管是烏台詩案,還是慶元黨禁,對於偽學邪說,向來不會手軟的。

張希孟所講,全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為什麽會讓這幫人如此惶恐不安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事真能幹得出來啊!

朱家軍向來是說一不二的,張希孟講的這些,絲毫不會打折扣。

也就是說,今天只要選擇走了,此生都是農夫,半點僥幸沒有。

錢唐臉色蒼白,手足冰涼,微微顫抖。

他真沒想到,會走到這一步,他甚至想過,只要朱元璋肯虛心納諫,禮賢下士,他也願意替朱家軍效力。

可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

自己又該怎麽辦才好?

他徹底茫然了,難道真的就從此面朝黃土背朝天嗎?

“惟明兄,張相所言皆是正理,躬耕田畝,樂享天倫,未必不是一條大道,你還是早做打算吧!”

錢唐猛地回頭,說話的人正是虞高門,也是這一次隨著前來的士紳名流之一。

說來有趣,他叫虞高門,家門的確很高……他爹叫虞集,也是大元一朝有名的鴻儒,絲毫不比黃溍和揭傒斯等人差。

如果往上追溯,虞家前人就更了不起了。

乃是南宋的明相虞允文。

如果再往上追溯,甚至能追溯到唐初名臣虞世南……

如此恐怖的家世,當真稱得起高門二字!

他此刻站出來,一句話猶如刺在錢唐心口的一把刀!

“高門兄,相煎何急啊?”錢唐咬著牙說道。

虞高門二話沒說,只是訕笑……隨後他從懷裏取出一個小冊子,雙手奉上,遞給了張希孟。

“張相,這裏是撫州等地豪門世家分布,以及各自田產數額的大致估算……是晚生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排查出來的。”

張希孟略微沉吟,他卻是沒接,而是由孫炎過來,把文稿接在手裏,展開快速瀏覽,隨即道:“張相,確實如此!”

張希孟頷首,隨即將目光落在了虞高門身上。

“你又是怎麽想到的?”

“回張相的話……這一番江西士林名儒,地方豪紳,公推了一些人過來。草民也是其中之一。可這上百人,卻也不是全都一樣心思。就拿草民來說,我們虞家歷代為官,經歷過盛唐氣象,也知道趙宋衰微,崖山天變。本來晚生也不明白,只以為是天數更易,神器變化,人力難違!可晚生自從讀過張相文章,又按照張相所講,四處走訪,去看看世家大族,在看看地方百姓,草民總算明白了,張相所言不虛!”

虞高門昂起頭,神情激動,雙拳緊握,“均分田畝,救濟斯民。以萬民之力,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這才是當下正辦!廢除學田,大興官學,教化百姓,百家爭鳴……這才是一個新的春秋大世,在這個關頭,如何能甘老泉林,毫無作為?”

虞高門的話,振聾發聵。

一個名臣輩出的家族,著實不簡單。

他隨著這些人前來,早就存了背刺這群人的心思,不然也不會準備一個田產清冊。果然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他也想瞧瞧朱家軍的情形,如果朱元璋很順滑接受了錢唐等人的建議,那也什麽不用說了,外甥打燈籠,照舊吧!

若是雙方爭論不下,或許可以反戈一擊。

但事實卻是張希孟全面碾壓,而且步伐之大,都超出了虞高門的預計。

拉下孔孟,祭祀百家,大興教化,甚至給予窮苦子弟入學機會……這些主張,著實讓虞高門心驚肉跳,大受震撼。

他總算找到了機會,出來給了錢唐狠狠一擊!

朱元璋目視著這個年輕書生,過了好半晌,突然一笑,“這麽看起來,天下書生之多,也是分成三六九等,不盡相同!”

老朱這話一出口,已經有好幾個儒士迫不及待沖出來,拜伏地上。

“吳王在上,草民們願意為吳王效力!”

有人帶頭之後,多達幾十個人,紛紛拜倒,速度之快,令人難瞠目結舌,還剩下的不足十個人。

朱元璋面無表情,只是淡淡道:“你們站出來,也是要均田的。”

稍微遲疑片刻,僅剩的幾個人也都拜倒,包括揭文安在內。只剩下錢唐孤零零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