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2/3頁)

看似那邊幹系不大,但是牽連起來,卻是驚濤駭浪,足以粉身碎骨。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你要讓張希孟說清楚是個什麽情況,他還真沒那個本事。

兩個人對坐,足足過去了一刻鐘,老朱突然以手擊額,大笑道:“先生,其實咱們都有了決斷,你說是不是?”

張希孟隨即一振,立刻道:“主公可是決定去救……和州?”

在這一刻,張希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論什麽情況,志同道合的人,總是能產生共鳴。共同的價值觀,甚至可以超越血緣親情,超越一切!

而此時此刻,就是考驗朱元璋和張希孟之間,究竟能不能心意相通,彼此信任!

“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了,伸出大手,拍了拍張希孟的肩頭,此刻兩個人都有一種巨大的幸福感。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劉先主隆中遇孔明,苻天王灞上見王猛。

明君賢臣,千古佳話!

“先生講要不忘初心。咱在臨淮的時候,說得明白,要強軍救民。如今和州幾十萬生靈全仰仗著咱,咱卻為了自己的霸業野心,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即便咱打贏了張士誠,又能如何?不過是第二個不顧百姓生死的元廷罷了!”

朱元璋說完這番話之後,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鎧甲,對張希孟道:“先生,咱現在就要動身,高郵和揚州,所有事情,都要先生收尾了。不管做成什麽樣子,咱都相信先生!”

張希孟也站了起來,迎著朱元璋的目光,他的手在微微顫抖。

別看他分析了那麽多,心裏頭也有了定見,可是放過張士誠,還是讓他意難平!

而不忘初心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何等艱難?

或許餓只有朱元璋這種人,才能奉行始終吧!

“主公放心,這些事情,我一定處理妥當,主公只管放心領兵前去。我處理好之後,也會去協助主公,此戰,我們必勝!”

朱元璋滿意點頭,他可以放心了。

隨即,老朱扭頭,朝著外面走去。

就在帳篷門口,一個魁梧的黑面漢子,跪在那裏,眼中湧動著淚水。

這人正是胡大海。

“上位,卑職,卑職代和州百姓,謝過上位,活命之恩!”

砰砰砰!

胡大海以頭杵地,激動顫栗。

張希孟急匆匆趕來,和州出現了危機,這是瞞不住的。

在老朱的軍中,主要將領雖然以濠州等地為主,但是士兵這塊,和州卻出了兩成還多。

如果朱元璋不管和州,繼續對高郵用兵,這些人也未必會反叛,但是毫無疑問,會在他們的心裏種下一根深深的刺兒,永遠也拔不出來的那種!

試問元廷幾十萬大軍,怎麽就因為罷免了脫脫,就全軍潰散?

軍紀何在?

就沒有在乎大元死活的股肱之臣,社稷之將嗎?

沒了,真的沒了!

在一個個昏君權臣之下,在一次次血腥屠戮之下,在一個個血淋淋的例子面前……那點凝聚力早就蕩然無存,全靠著脫脫一個人維持著。

江蘇跟他們比起來,都是那麽牢不可破。

所以,脫脫一去,幾十萬大軍,立刻土崩瓦解。

同樣的道理,朱元璋不棄和州百姓,和州兵也願意為朱元璋效死命!同樣的例子還有太多,所以朱元璋的兵馬越打越強,打不垮,打不敗,最終才能橫掃天下,成為亂世王者。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朱元璋為什麽敢鏟除任何違法的勛貴,不管多大的功勞,有多少舊部,只要敗壞國典,面對朱元璋的屠刀,他們半點反抗能力都沒有,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不是這幫人不想搞事情,而是朱元璋在軍中,在民間,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他的權力就來自於每家的那一本大誥!

畢竟千百年來,能真心對百姓好的皇帝太少了,朱元璋就是那個佼佼者!

“胡大海,你跑這裏偷聽軍情,敗壞軍紀,罰你杖責三十,等救了和州之後,再來領罰。你現在立刻調集部下,充當前鋒,出兵,救援和州!”

胡大海忙不叠答應,咧開大嘴就是笑。

“能救和州父老,俺就算死了也甘心!”

說完胡大海轉身下去,調集本部兵馬,火速出發。

朱元璋也緊隨其後,徐達,花雲,費聚,吳禎,這幾個能打的,都跟老朱走了。留給張希孟的人不多。

湯和還在揚州駐守,張希孟身邊只剩下馮國用。

好在這位是出了名的文武雙全,張希孟跟他也最合拍。

“上位去救和州,當真是大仁大勇!能舍了這邊幾十萬人,還有唾手可得的高郵城。真不愧是當世雄主!咱們沒有跟錯人!”馮國用萬分激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