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獨自生活的第四十五天(第2/4頁)

姜棠每月從錦棠居拿的有三百多兩,火鍋店拿的一百多將近二百兩,再加上小吃攤的利潤,雖然花銷也多,但每月光進賬就有五六百兩銀子。

新鋪子租金雖多,可這麽算下來,還是值當的。

姜棠當晚給田掌櫃等人包了紅包,鋪子裏的人逢年過節都有禮物的,這個算是獎金。

誰做的好,就多些,做的沒那麽好的,就少些,也不怕跟別人比,比了才知道自己差在哪兒了。

一群人聚在一塊兒,姜棠說個幾句話,“新店開業,有大家的功勞。我是希望和大家長長久久地走下去,諸位若是遇上什麽難事,大可和我說,能幫的我定會幫。咱們雖然做的是小生意,但我也想有朝一日,把鋪子開到大江南北去,到時還得勞諸位幫忙帶帶新人。”

姜棠說的謙遜有禮,雖然也沒許諾月錢多少,可一想日後去別的地方開鋪子,再帶徒弟,這些人心裏就一陣火熱。

田掌櫃率先道:“東家放心,我們肯定好好幹,再說了,出去打聽打聽,給我們開的工錢可比別的鋪子多多了。”

別的鋪子的,哪兒有節禮年禮一說。

就像幫工,雖說每月月錢就二三錢銀子,但是做這活的,總不能比著掌櫃和做菜師傅的月錢來。

姜棠點了點頭,“凡事好商量,有什麽難關大家一起邁過去。當然,我的鋪子,絕容不下胳膊肘往外拐的人。”

那兩個幫工,走了便走了,若是日後後悔了,再想回來,就別怪她說話不留情面。

新鋪子兩個掌櫃三個做菜師傅兩個幫工四個跑堂,加起來十一個人,並不算少,每月月錢就有十兩多的銀子。

姜棠請他們過來也不是吃白飯的,若是做的好,賺的銀子自然多,做的不好的,也只能辭了再找別人。

一群人齊齊應道:“東家放心。”

等姜棠走後,田掌櫃掂了掂紅包,裏頭有二兩銀子。別人多少他不知道,但對他來說,二兩銀子是對得起他幹的活的。

田掌櫃和鋪子裏另一個掌櫃關系不錯,兩人月錢都是三兩銀子,對方年紀比他小點,說話也客氣。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想著咋讓鋪子生意更好,好早日把鋪子開到別處去,興許到時候不僅僅是漲月錢的事兒了。

鋪子生意好,姜棠自然也高興,忙活一個多月,努力沒有白費。

看著賬本和匣子裏的銀票,心裏就覺得滿滿登登的。

這種高興和喜歡顧見山的那種高興是不一樣,姜棠覺得,這種高興有成就感。

看完賬本,她收拾了點東西,多是吃食,打算給顧見山寄過去。

顧見山去西北的小半年並不寫信回來,但姜棠每月會寫一封,裏面都是問安好,別的東西她現在不寫了。

信不知會寄到哪兒去,更不知經多少人的手,還是小心些為好。

和顧見山在一起,對朝中事也得上心些,千萬別給顧見山惹麻煩。

春台按照原來的法子把東西送了出去,但到底送沒送到他也不知道。他聯系不上公子,也聯系不上明朝。

這會兒不僅春台不知道,朝中人也不知西北近況。

當然,西北軍情關系甚廣,安慶帝不許朝中官員與西北牽扯過甚,不知也實屬正常。

如今朝中最大的事不是西北,而是燕王。

燕王趙禛去滇南,已經十多日未往盛京傳信了。

安慶帝半月前密令,讓燕王即刻回京,至今沒有音信。

當初賑災日夜兼程,日行幾百裏,幾日就到滇南。就算燕王白日趕路夜裏休息,半個月也該回來了。

十一月初八,上朝時,有大臣啟奏,說燕王不知所蹤。

大臣帶上來燕王的親侍,親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往大殿磕了幾個響頭,說了安慶帝最不願意聽到的話,“回皇上,半月前殿下回京,途經嶺南,遇劫匪,臣等護送殿下離開,殿下卻跌落山崖,至今未找到蹤跡。”

嶺南離盛京不過百裏,十幾日未有音訊,那事發就在幾日前。

諸位大臣不約而同地低下頭,不敢擡頭看安慶帝的臉色,連大氣都不敢出。嶺南地勢險峻,雖有官路,但依燕王親侍所言,肯定不是從官路上跌下去的。

這麽一來,兇多吉少。

這麽想著,突然聽見一陣腳步聲,然後有人跪在地上,是秦王的聲音,“父皇,還請立即命人去尋,六弟親侍尋不到,許是不明嶺南一帶地勢地情,那邊山高且陡,可讓附近的藥農進山找人。”

安慶帝看著跪在太極殿上的兒子,目光沉了沉,“就依秦王所言,派人再去尋。燕王隨侍,護主不利,先打二十大板,其余的,等燕王回來再做清算。”

親王出事,也影響不了朝綱,很快,就有人上奏,各地的奏疏處理完,方才下朝。

顧見舟如今是四品官,允許上朝,他眉宇間籠罩一絲疑惑,皇親國戚,過官路,又是為了百姓做事,誰敢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