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二日早早起身, 將李度送到了大門外。李度身上擔著個可有可無的小差事,每天還是要例行上值的,臨走之前再三叮囑唐大娘子,“把這事給我細細分辨清楚, 要是遇上那個小畜生, 問問他眼裏可還有爹娘,知不知道什麽是孝道。”

唐大娘子不耐煩應了兩聲, 夫妻這麽多年, 還不知道他?他是個沒用的炮仗, 砰地一聲蹦到半空中, 聲勢浩大卻不頂什麽用。炸過了,以悲愴的姿勢砸在地上,被清掃大街的閑漢掃進簸箕裏,倒進灰堆,著實英雄氣短。

所以大多時候, 唐大娘子還是以安撫他為主, 先把他送去上值要緊。等他走遠了, 轉身返回門內, 後巷的馬車已經準備好了,略收拾收拾, 就帶著姚氏出發了。

“今日是單日,官家視朝, 二郎應當不在。”姚氏看了唐大娘子一眼, “大娘子可是要去和易小娘子理論?”

唐大娘子拉著臉, 半晌才道:“我與她理論什麽?不過是去瞧瞧自家的產業, 料她不會作梗。”

清早的內城, 比起外城要繁華得多, 滿大街熱氣蒸騰,從街道上走過,簡直像在雲霧中穿行。界身南巷邊上的那條街,叫做熱鬧街,那是街如其名,商鋪一家挨著一家,全是經營早市的。什麽煎白腸、灌肺、炒肺,還有各色粥類、蒸餅、湯餅,一路行來,車輿裏裝滿了世俗的香氣。

易園因離這小吃街很近,早上小娘子若是要換口味,臨時也到熱鬧街上去采買。今日恰好她吵著要吃筍潑肉面和糍糕,午盞趕早出來,讓店家送進府裏。一回頭,正看見一架馬車從身後經過,車轅的燈籠上寫著管城開國子府,午盞愣了片刻,一下想起來,那是洪橋子大街李家的馬車,忙往店家的錢盒裏扔了十文,匆匆拐進小巷,趕回了易園。

明妝剛起身不久,換好衣裳盤坐在圈椅裏,正等著小吃店送湯餅進來,聽見外面腳步急促,忙探身看,卻是午盞提著裙子跑進來。

“我的湯餅呢?”她望眼欲穿。

午盞說:“小娘子別管湯餅了,李家來人了。”

明妝遲疑了下,“哪個李家?”實在是姓李的太多,李宣凜姓李,李霽深也姓李。

午盞跑得氣喘籲籲,“李判家,洪橋子大街的李家。我看見他家馬車經過熱鬧街,想是往咱們府上來了,小娘子快預備預備,萬一那位大娘子登門,咱們也好應付。”

明妝直起腰,忙下地穿上了鞋,還沒來得及說話,婆子就進來通稟,說開國子府上兩位夫人來了,請小娘子賞臉一見。

明妝回身問午盞:“兩位夫人?難道李判的小娘也來了?”

午盞想了想,說八成是的,“官家不是封賞了李判嫡母和生母嗎,如今家裏可不就是兩位夫人,小娘也不能稱小娘了。”

這麽一想,那可得要審慎起來,唐大娘子不重要,但李判的母親不能等閑視之。於是吩咐將人請進花廳,又讓女使過西邊園子,把老太太也請來。待一切安排妥當,方帶著趙嬤嬤去了花廳。

剛進門坐定,就見婆子引了幾個人進來,前面的唐大娘子她見過,一張鵝蛋臉,鼻子生得微微翹,一副心高氣傲的面相。後面的婦人,穿著麝香褐的褙子,鬢發沉沉低頭而行,看不真切五官,但從那姿勢步態就能看出來,在唐大娘子手底下活得很艱難。

起身迎到門上,明妝客套地褔了福,“給大娘子見禮了。”復又向她身後人一福,“這位可是公爺的小娘?我是密雲郡公之女,娘子叫我明妝吧!”

姚氏噯了聲,自然要去好好打量眼前這位姑娘,一看之下驚嘆於她的好相貌,竟是比自己想象中還要美三分。好出生,再加上溫和知禮進退有度,一眼就撞進心坎裏來,就算拿出婆母挑剔兒媳的勁兒,也實在挑剔不出什麽不滿之處。

明妝呢,這才看清李判生母的長相,都說兒子隨娘,李判的眉目和她有幾分相像,不過女子更溫婉一些,也更隨和一些。自己與她打招呼,她含著笑,欠身回了一禮,並不顯得卑微,只是有些拘謹,跟在唐大娘子身邊落了座。

唐大娘子看明妝對姚氏熱絡,心下就有些不滿,到底瞧著人家是李二的親娘,相比之下她這嫡母只有靠邊站了。不過沒關系,今日又不是認親戚來的,她們熱絡她們的就是了,自己轉頭四下打量了一圈,笑道:“當初袁大娘子在時,我曾登門拜訪過一回,那時候就感慨於園子的精美,不想兜兜轉轉三年之後,竟成了自家的產業,說起來真是有緣。”

她字字句句以主家自居,明妝淡然笑了笑,應道:“可不是麽,我們與公爺交好多年,既要賣房子,自然先考慮公爺。”

一口一個公爺,意思也明明白白,這是李二郎的產業,和她們這些人都無關。唐大娘子一哂,只作沒聽明白,起身道:“我四處看看,小娘子不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