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怎麽了?”齊氏拽了拽她道,“快說呀,急死我了。”

易大娘子嘆了口氣,“我在那裏啰嗦半日,人家是油鹽不進,起先嫌男家門第 低,後來索性牽扯出了翼國公,你說晦氣不晦氣!”

齊氏有點晃神,“翼國公?五皇子翼國公?般般那小丫頭,怎麽同他攪合到一處去了?”

易大娘子瞥了她一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般般這丫頭脾氣雖不好,長得倒是不錯,男人瞧見她的臉,有幾個挪得動步子的。”

“啊……”齊氏靠在車圍子上,泄氣地長嘆,“那咱們這算是白操了一回心,人家自己已經找好郎子了……”仔細忖了忖,又發現了另一宗好處,“倘或果真和翼國公攀上親戚,那倒也不賴,將來親戚之間好歹有幫襯,人家可是皇子!”

結果易大娘子嗤笑了一聲,“你們這樣算計她的家財,將來她還幫襯你們?想什麽呢!叫我說,讓她和翼國公成了,才是大大的不好,親戚這條路斷了不說,易園的產業你們是徹底休想。有了那麽大的靠山,還準你們動那心思?”

齊氏聽罷,呆怔地看了她半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什麽辦法!”

易大娘子因媒未做成,臉上正無光呢,自然不希望這門婚事能成。她拍著膝頭,沉吟了好半晌,“倒也不著急,翼國公畢竟是皇子,皇子娶親,哪裏那麽簡單,先不說官家點不點頭,就是他生母張淑儀也不會答應。這等皇子聯姻,自然是希望嶽家有權有勢,將來前程上頭能有助益,般般的爹娘沒了,咱們這頭和外家都是尋常官員,既是沒有半點好處,做什麽要娶她?再者,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不在了,理當聽族中長輩的才對,到時候老太太咬死了齊大非偶,這樁婚事就成不了。”

齊氏回過神來,緩緩點頭,“這話說得很是,不是他們李家要人,咱們易家就得答應的。反正且耗著,那頭要是來人商議,讓母親處處回避,人家自然明白咱們的意思。”

易大娘子抿唇笑了笑,“反正我瞧知州家挺好,等過陣子時機成熟了,讓老太太松口應準這門婚事,她不答應也得答應。”

這麽一說,就又成竹在胸了,齊氏笑道:“還是妹妹的腦子好使,我一聽翼國公,人先慌起來,咱們幾時和這樣的大佛打過交道!”

易大娘子失笑,“怕什麽,世上的事,總掙不脫一個禮法,他們還能繞過長輩,私定終身不成!”說罷又乜了齊氏一眼,“不過你那豐哥兒,著實要好生管教管教才好,長此以往別說一個易園,就是有金山,也不夠他造的。”

齊氏被她說得灰頭土臉,耷拉著眼皮子說:“我何嘗不知道,可這冤家不聽人勸,我有什麽辦法。現如今老太太說要擡他做命繼子,真成了,他也只是頂個名頭罷了,你是姑母,你知道的,我們元豐不是塊做生意的料,最後產業還不是落進大房手裏。”

總之各有各的難處,易大娘子掖著兩手,長嘆了一口氣。

“倒是可惜了,早知如此,你家二哥兒晚些娶親,來個親上加親多好,你姑作婆,還愁這丫頭逃出你的手掌心?”

結果換來易大娘子更大的冷嘲,“快別說這話了,我當初也動過這心思,你們哪個開口應承了?橫豎個個都打著主意呢,怕易園的產業便宜了我們王家,將來短了你們的好處,打量我不知道。”

齊氏忙“誒”了聲,“我可從未這麽想過,你曉得的,我的兒子不成器,家裏哪兒有我說話的余地。所以你們商議,我只聽著罷了,照我的意思,在你手裏和在易家手裏,誠如左手倒右手,都是一樣的。”

易大娘子哼笑了一聲,這話說得好聽,真要是讓王家鉆了空子,老宅那幫人不血紅了眼和她掙命才怪!

所以啊,還是做個局外人吧,不去惦記那些不歸她的東西,只要娘家根基壯了,自己在夫家也說得響嘴。如今就是要找個正大光明的辦法,不叫人說閑話,否則就算接過了易園,外人議論起來也夠受的……不是她心狠,這麽個不聽話的丫頭,當初要是跟著她爹娘一道去了,少了多少麻煩!

只是這話等閑說不出口,不過心底裏的想法罷了,畢竟三哥就這一道血脈,留存於世也是個念想。

罷了罷了,暫且不去管它,“興許是那乳媼虛張聲勢也未可知,說是除夕夜裏會邀般般賞燈,到時候派個人盯著,是真是假,到了那日就知道了。”

姑嫂兩個坐在馬車裏,搖搖晃晃往外城去,走到宜秋門內大街時,看見處處張燈結彩,街邊上吹糖人的小販吹出個跨馬揚鞭的大將軍,笑呵呵遞到孩子手上。

易大娘子有些感慨,現任的安西大都護打服了邶國,要是三哥還在,如今凱旋的應當是他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