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虛妄(第4/6頁)

“死於我而言,未必不是一種解脫。”洛鴻漸答道。

屋中燈火搖曳,洛元秋與他們隔著一道竹簾,心中百感交集。再度見到師伯與師父固然讓她欣喜,卻也離記憶中被刻意遺忘的真相越來越近。

她的目光落在洛鴻漸腰間的佩劍上,聽他說道:“我這一生因身世之故,不得不受制於人,為族人奔走。族人死後,我被師父收做徒弟,隱於世外。縱然我無意復國,但家國恩怨,卻令心緒始終難平,渾渾噩噩蹉跎至此。”

玄清子一時語塞,再說不出勸阻的話來。

洛鴻漸淡淡道:“師弟,我已經活夠了,如果真有來世,我想做個平常人,不必為任何人奔走,只為自己而活。”

“我死後,你要記得我交代你的話,莫要因為心軟而舍不得下手。”

玄清子驚怒道:“師兄,我怎麽能……不行,我做不到!”他將袖子一甩,緊緊貼在身後,語無倫次道:“算我求你了,師兄,這件事我做不得,你還是找別人吧!

洛鴻漸卻道:“師弟,你究竟是做不到還是不想做?”

玄清子道:“都是!行行好,你別再逼我了!”

“你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元秋也會如我一般?”洛鴻漸道,“那時候我已不在,你又要怎麽辦?”

洛元秋聞言腦海中一片空白,五指緊扣門框,重重陷了進去。

玄清子跪倒在地,哀求道:“師兄!”

洛鴻漸解下腰間佩劍遞給他:“消了此孽,了結這段因果。”

“不,我不能……”玄清子向後退去,急促道:“不行,師兄,你們是我在這世上最親的人,你也好,元秋也好,我……我都下不了手!”

洛鴻漸兩指一彈,長劍出鞘,清鳴聲回蕩在屋中。那柄劍劍光如雪,映出一泓寒光,照亮洛鴻漸的雙目,他道:“接劍罷,師弟。”

玄清子顫聲道:“可元秋,元秋她還小,我不能、我怎麽能……”

洛鴻漸氣息微急,胸膛略略起伏,沉聲道:“因她母親曾與我有舊,我答應顧凜代為照料。從那時起,冥冥中我便有種預感,這孩子與你我緣分不淺。我不在山中的時候,元秋全憑你照看,你將她教得很好。這麽多年來,雖然名為師徒,但情分卻如同父女……師弟,若是你來做此事,她定然不會怪你。”

玄清子跪著注視著那柄劍,最終像認命了一般,擡手去接。

洛元秋看到此處,原本緊扣門框的手頹然落下,她勉強按下心中不適,但滿屋燭火時起時落,讓她覺得仿佛置身於潮水中,隨時都有被溺斃的危險。

她有些喘不過氣來,心想:“我得走了,這不過是幻境,都是假的,不必當真……”

她這般安慰自己,卻是適得其反,心底更是篤定,越相信眼前所見就是真的。

放下竹簾,洛元秋大步走出屋子,一頭紮進夜色中,不知要去往何處,只是漫無目的走著。她想起師伯方才說的話,又想到師父接下那柄劍時的情形,心底似有寒意漫來,劍氣寒光深深印在她的腦海裏。

“我到底是什麽?是死是活,是怪物,還是人?”

洛元秋失魂落魄地撥開草,慢慢走著,卻有一個念頭逐漸清晰起來:“師伯要殺我,師父也要殺我,他們都要殺我。”

前路疑雲重重,洛元秋走了許久,闖入密林之中。林間夜露潮濕,蹭得她手背一片冰涼。這般不知走了多久,她在一株繁茂的古樹下看到兩道人影,看樣子像是瑞節與嘉言兩位師弟。

洛元秋尚未想明白他二人怎麽會在地處說話,便聽一人說:“……她不會把解咒的辦法告訴我們的,你再不下定決心,等師父回來,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答話那人腰間佩著一枚青玉,面目隱在黑暗中看不清楚。洛元秋認出那是瑞節常戴在身上的,想來問話那人必然就是嘉言了。

她看見瑞節用力在樹身上捶了一拳,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嗎!那你告訴我,要如何誆師姐離山?”

“總歸是有辦法的!”嘉言喊道,“只要她下了山,我們將她帶到長安,族中人的邪咒便能解開!此事攸關兩族人的性命,全在你我一念之間!若再搖擺不定……你要看著人全死完嗎?!”

瑞節道:“師父說她體虛,不得輕易離開山門。要師姐心甘情願離山,你做得到嗎?”

嘉言咬牙道:“如果我辦成了此事,我要師姐先去救我的爹娘……”

瑞節沒有說話,嘉言仿佛下定什麽決心,壓低聲音道:“那日我無意中聽見師父與一人說話,那人姓宋名天衢,我想不必我多說,你應該知道他是誰。”

瑞節震驚道:“宋天衢?那位相師?”

“對,就是他。”嘉言道,“我聽見他與師父說,師姐大劫將至,活不過十六!我這般看我做什麽,我沒騙你,這是我親耳所聞,絕不會有假!師父此番下山,也是為了去尋奇藥,好替師姐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