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結

從明德樓回來,徐吟命人叫來柴七。

“小桑姑娘病情如何?”

柴七千恩萬謝:“師妹病情穩定,沒有再惡化了。黃大夫說,她腦子裏有個瘤,想好得快,除非開刀取了,小的覺得風險太大,就聽他的意思,慢慢喝藥壓著,雖然好得慢些,但是安全。”

徐吟點點頭:“需要什麽藥,跟季總管說就是。”

“謝三小姐。”柴七大喜。黃大夫開出來的藥貴得離譜,一服藥就得一兩銀,這麽個治法,少說要一年半載,那就是幾千兩。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已經有賣身的覺悟,就怕三小姐不要。

柴七心裏想著,便主動問:“三小姐,明德樓那邊,小的繼續盯嗎?”

徐吟說:“繼續盯,你看南安郡王什麽時候再去,馬上報過來。”

“是。”

另一邊,高家姐妹回了王府,高思月就迫不及待找郡王妃告狀去了。

郡王妃聽完,什麽也沒表示,反而問起她們姐妹的功課,嚇得高思月急急告退。

女兒一走,郡王妃這才露出戾氣,對心腹嬤嬤道:“我說他這些日子怎麽跟丟了魂似的,三天兩頭不著家,原來外頭有了可人兒!”

嬤嬤連忙勸她:“王妃息怒,王爺不過是貪新鮮,過些日子就厭了。”

郡王妃冷笑:“可算了吧,他以前也不是沒養過伎子,幾時瞞得這樣滴水不漏?若不是今兒正好被思蘭思月瞧見,他還想繼續瞞下去!怎麽的,怕我找麻煩?”

嬤嬤道:“這位薛姑娘情況不同,她是京城來的,說不準明天就回去了。王妃不必跟她計較,沒得失了身份。”

可郡王妃這口氣憋了一個多月,又豈是幾句話能勸動的?聽了反而點頭:“是啊,這位薛姑娘可非同一般,她原是高門出身,遭了難才淪落風塵。別的伎子只是伎子,她可是蒙難的貴女!”

這話怨氣太重,嬤嬤也不知道該怎麽勸了。

身為郡王妃的心腹,她知道主子心裏一直有個結。

南安郡王雖是皇孫,可少年落難,娶親時還是庶人。因而王妃出身低微,父親只是一名小吏。

沒恢復爵位前,南安郡王靠嶽家接濟,尚且夫妻恩愛。誰知後來皇帝想起他,封了郡王,立時不一樣了。

王妃本就不是大家閨秀,年輕時操持家務,又吃了不少苦,樣貌難免顯得蒼老。

她一朝富貴,極力學著那些貴夫人,不去管丈夫添多少姬妾,只要把持住府中事務就好。

南安郡王初時感念舊日恩情,還很敬重發妻,可後來越來越習慣當郡王,偶爾就會流出嫌棄之意。

這事就梗在了郡王妃心上。

嬤嬤只能反復勸說:“王妃可別跟王爺較勁,一個伎子,算得什麽事?您有兒有女,哪是她能比的?”

如此再三安撫,郡王妃才勉強將火氣壓下。

等到晚上,南安郡王回來,她忍不住問:“王爺去哪了?這一整天都不見人。”

南安郡王隨口道:“沒什麽,出去散散心。”

人生氣的時候,聽什麽話都不對勁。郡王妃暗暗咬牙,心道,散散心?這府裏就讓他這麽悶?

她忍著氣,擠出笑容,問道:“今日聽柔姬說,王爺已經許久沒去她那裏了,怎麽,她惹王爺生氣了?”

南安郡王回道:“沒有,本王只是沒興致。”

郡王妃趁機擺出關切的樣子:“王爺最近怎麽了?不止柔姬,別人那裏也都不去,是不喜歡她們了嗎?那也無妨,再挑撿幾個合適的進來。”

南安郡王皺眉。

徐煥突然好了,他哪有心思睡女人?這個王妃,平日多納個妾她就生悶氣,這會兒倒是大方起來了,真是搞不清狀況。

心裏不快,他說出來的話也就不那麽好聽:“本王少跟她們在一塊,也讓你少送一碗避子湯,不好嗎?”

郡王妃本就是強壓怒氣,被頂了這一句,火氣噌噌噌往上冒,也忍不住了,說道:“王爺這是什麽話?往日你嫌我不夠賢惠,如今叫你多納姬妾,也是我的不是了?”

南安郡王心煩,說道:“你少管點,就已經很賢惠了。”

郡王妃氣極:“我關心還關心錯了。以前你說我心懷嫉妒,沒個郡王妃的樣子。行,我學!給你納妾,給你管後院,你現在又嫌了。王爺,你怎麽不幹脆說,就嫌我占著郡王妃的位置,想換個人了?”

南安郡王心裏裝著事,只想回來靜靜,哪知道一回來,就被郡王妃噼裏啪啦指責了一通,頓時就火了,順著話道:“是啊!你看你這個郡王妃當的,像個樣子嗎?該管的事不管,不該管的事亂管一通。不會就別管行嗎?”

“你、你……”郡王妃臉都氣白了,那些話也就沖口而出,“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惦記什麽,今兒是不是出去聽曲了?好端端的家裏不呆,只知道找外面的野花,你又像個王爺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