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百川超市

雷東川挑了幾條鱔魚,抓了用鐵桶放起來,單獨讓方啟給養著,對他道:“我晚上回去的時候帶走。”

方啟道:“好。”

雷東川來了魚塘這邊,順便看了一下,這裏被管理得非常好,方啟養殖的蝦和其他魚已經賣了一茬了,他拿了賬目給雷東川,想跟他報賬。雷東川推回去道:“不用,下回吧。”

方啟有些感動,他覺得雷老大特別信任自己。

雷東川今天是真的不方便,白子慕沒跟他回來,這賬本一時半會也算不明白,懶得浪費那個時間。

他對魚塘裏的蝦挺感興趣,瞧著不錯,也讓方啟給自己撈了一些上來,不過這次沒和鱔魚放在一處了,鱔魚吃小魚小蝦,尤其是這些一直是方啟拿攪碎的鰱魚喂養的,這些蝦放進去,怕是不用等到晚上,一口一個都給吃了。

雷東川一邊挑,一邊在心裏想著明天打算做的菜,湊了五六道菜還意猶未盡。

方啟忍不住道:“今天有魚販過來,要不留一點吧,上次的蝦價格沒賣上去,我想多拿給兩家瞧瞧。”

雷東川這才收手。

中午的時候,來了兩撥魚販,都是開著小面包車來鄉下收東西的。

孫小九他們也來了魚塘這邊,經常來收魚的人他都認識,幾年前雷東川開玩笑的一句“雷家村一帶賣魚的事兒都歸小孫管”,如今也成了真,村裏秋收農忙,有些人家裏有魚塘也有田,忙不過來,就托孫小九一起把魚賣掉。

相熟的魚販還行,對方趕在秋天來收最後一茬黃鱔,瞧見孫小九他們這裏的黃鱔品質好、個頭大,十分高興,問道:“這比往年的還要大不少,小孫,這價格怎麽算?”

孫小九道:“原本是要提價的,但是我們老大說了,您這邊是老主顧,還是按之前的價給,7塊一斤。”

對方有點肉疼,但是看著這麽多鮮活黃鱔還是忍不住道:“便宜點吧,再便宜5毛錢,這五箱我都要了!”

“這一箱可是60多斤哪,都要了?”

“都要了!”

……

孫小九忙活一中午,收錢收得手軟,眼睛都笑眯起來。

魚販瞧見門口鐵桶裏還有幾條特別大的黃鱔,足有小一斤重,眼前一亮道:“小孫,這幾條賣給我吧?這個月結婚的多,飯店裏都收這種大鱔魚,我給你按10塊一斤算,怎麽樣?”

孫小九道:“您給100塊錢都不成,這是我們老大留的,帶回家自個兒吃哪!”

魚販笑了一聲:“你們雷老大吃這麽多年,還沒吃膩呢?”

孫小九笑笑沒回話,他們老大只管著做,吃的另有其人。

也有魚販是新來的,對雷家村魚塘不熟,瞧見有人穿著防護服在池塘裏叉魚,立刻問道:“小孫,怎麽回事,那邊怎麽還有人自己下去撈魚啊?我剛看他叉起來的草魚個頭可不小,你們這可以自己挑嗎?”

孫小九道:“那就是我們老大,哦,我們老板!”他換了一種外鄉人聽得懂的說法,對方聽見果然立刻點頭表示明白,大約是看到雷東川叉上岸的草魚個頭大,紛紛圍上去想跟他買。

雷東川挑了最大的一條,拎起來道:“要草魚?得問方啟。”

方啟有一套自己科學養魚的方法,瞧著雷東川手裏的草魚也就七八斤的樣子,搖頭拒絕了,沒賣。

另外有些想冬天來訂鱔魚的,給了平時兩倍的高價,也被方啟拒絕了。

養殖箱裏的鱔魚雖多,但是還小,方啟下了死規矩,不足斤的黃鱔一條都不賣,尤其是冬天都要放在魚池裏越冬,冬天撈上來損耗率大,非常不劃算——而且雷東川說了,大個兒的鱔魚冬天都給他留著,要帶回去給白子慕吃。

孫小九賣魚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故意壓價的,故意找借口不收或者低價收購個頭較小的鰱魚。

雷家村養藕塘的多,主要是賣藕,藕塘裏面的魚或多或少,其中巴掌大的小鰱魚挺多的。這魚個頭小,賣不上價格,和已經成規模養殖的黃鱔不同,一筐半筐的,送城裏去一次要一天的時間,搭公交車以前來回2元錢,現在車票錢漲價了,來回一趟要5元錢。

賣的那仨瓜倆棗,來回車錢都不夠,也是虧。

有個騎著摩托車的小販來村裏收魚,摩托車一邊綁著一個塑料水桶放魚,另一邊放著些雜貨,順便也賣一些小玩意兒給村裏的婦女小孩。

那男人瞧著三十來歲的模樣,臉色曬得黑紅,個頭精瘦,在村裏繞了一圈,又跑到魚塘這邊跟孫小九他們搭話,他給的價低,孫小九不樂意賣。那人也不惱,又繞到魚塘後面看了看,正好瞧見了剛從水裏上來的雷東川,瞧見他手裏的大草魚,熱情問道:“哎,兄弟,你這魚賣不賣?”

雷東川臉上沾了點泥,嗓子又沙啞,只看身高瞧不出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