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趕集

方啟這堆東西雖然破舊,但擺放的十分有序,自成一套體系。

雷東川對這些挺感興趣,問了他一會,方啟倒是也不瞞著,問什麽說什麽,大約是平時也沒人問他這些專業知識,憋狠了,站在那說了好一會,尤其是在聽到雷東川他們有個池塘也在養鱔魚的時候,眼睛都亮了。

方啟:“我聽說過你們雷家村的池塘,聽說有血鱔是不是?具體是什麽樣的,它可以大量繁殖嗎,食用、藥用價值怎麽樣?”

雷東川道:“還行,不常見。”

這麽多年,也就當初只抓到那一條血鱔。

至於外頭會有“神奇血鱔”的傳言,那也是雷東川故意讓孫小九他們放出去的消息,跟打廣告似的,這麽一說,他們的黃鱔賣起來順風順水,不只有固定的魚販子來收,每年想試試運氣等一條血鱔的也大有人在,既然來了,就沒有空手回去的,總能買上些黃鱔,等於是變相給他們創收了。

方啟這樣的技術人員,對著書本打交道慣了,顯然無法理解還有如此卑鄙的營銷手段,他還在疑惑想要追問,雷東川就打斷他問道:“你這套凈水什麽設備,還有這棚子裏的泡沫箱,就能養大鱔魚?”

方啟立刻道:“當然,我帶你看!”

他帶著雷東川過去,這些泡沫紙箱是按照鱔魚成長做了區分的,有小有大,而且確實是在精心養護,有些鱔魚已經超過了半斤的重量。

“室內養殖鱔魚除了節省空間,還有很多優點,你看我這樣做了箱體區分,按大小年份分開之後,管理方便,馴化容易……”

“你這一箱能養多少條?”

“對對,這也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另一點,一箱可以養十幾條小鱔魚,你看,這樣放養密度大,經濟效益特別高!”

方啟挺興奮的,雷東川卻擰眉道:“這麽多,放裏面不打架啊?”

方啟:“……”

孫小九也湊過來看,嘀咕道:“肯定打架,你瞧那邊幾條身上都咬出傷了。”

雷東川過去,伸手抓了一條查看,方啟連忙道:“小心,它會咬人。”

孫小九樂了:“放心吧,我們老大徒手抓好多年了,是抓鱔魚的祖宗,咬誰都咬不到他。”夏天的黃鱔最兇,他們釣黃鱔的時候都特別小心,也就雷老大從來不怕,出手穩準狠,從來沒失手過。

雷東川看了一下,道:“不是咬傷的,尾巴爛了,水質不好。”他手裏掂量一下,又擡頭看了四周,“這條看著大,還是有點輕,整天悶在這棚子裏長得太慢了。”

方啟撫了撫眼鏡,承認道:“這套養殖模式確實有些缺點,就像你剛才說的,室內光線差,水草生長不好,水質也會被影響,需要勤換水進行調控。”他還在倔強,“我可以一天給它們換3到4次水……”

雷東川道:“你放在魚塘裏養,不就好了?有光、有活水,長得又好又快。”

方啟擰眉,這次沒吭聲。

雷東川又問:“你是不是沒魚塘啊?”

方啟:“……”

方啟:“也不是人人都有魚塘的吧。”

孫小九道:“養魚肯定要魚塘啊,我想起來了,我們村老叔幫著看魚塘的時候,跟我說過,你這就是爛尾病嘛,還有那個,要不是咬傷的,就是赤皮病,老叔說過,鱔魚得曬太陽,要是一直悶著就容易生病!”

方啟道:“我已經查過書,爛尾的情況是因為細菌引起的,已經單獨隔離出來,做了消毒處理。我從來不賣生病的鱔魚給大家,都是精心挑出來最健康的才拿去賣。”

雷東川道:“那你這成本更高了,你魚苗哪兒來的?”

方啟有些沮喪:“我收來的,讓村子裏小孩抓了一些野生的小鱔魚苗給我,大概一條1塊錢吧。”他運氣不錯,鱔魚苗在頭兩年看起來長度相差無幾,第三年才開始猛長,他收來的魚苗養了大半年就可以拿去販賣一部分了。

雷東川放下那條鱔魚,樂了:“我說怎麽養在這裏還能活蹦亂跳,原來是野生魚苗,哎方啟,你這法子不錯,但也只是一錘子買賣,這次魚苗用完了,你上哪兒弄去?”

“我可以讓它們繁殖,我查過書了,黃鱔在剛開始發育生長的時候……”

“我是說以後固定魚苗來源。”

方啟擰眉,他確實沒有想過更長遠的。

雷東川道:“你要是魚苗都要從頭開始,自己一點點養出來,那要多少年才能養大?三年又三年,能養到你三十歲。”他擦了擦手,搭在方啟肩膀上問道,“你是不是缺錢啊?”

“……”

“也不是侮辱的意思,就是隨便問問,閑著沒事聊聊嗎,交個朋友!”

另一邊,集市。

王大毛一幫人守在竹筐那,正在幫方啟賣魚。

他們人多,吆喝起來嗓門也大,賣得還挺順利,比方啟那樣悶不吭聲坐在那翻書賣魚的模式,要快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