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東昌制衣廠

張帆一路打問尋找,很快聯系到了制衣師傅。

對方是豫州國營老廠的技術骨幹,能力出眾,手下帶了不少徒弟,張帆通過介紹人聯系到對方之後,跟對方談完,那個老師傅還特意多帶了兩個徒弟一同過來。

張帆帶他們轉乘火車,一路奔波來到了東昌小城。

老師傅以為會有班車,但是張帆卻帶他們坐上了一輛三輪車,四個身量頗高的男人擠在一個三輪車裏,腳下、懷裏還放了好幾個行李包,張帆一個人手裏拎著倆旅行包,對他們笑出一口白牙:“李師傅,咱們馬上就要到了,東昌市還從未有過制衣廠,你們這次來也是見證咱們東昌制衣廠的成立,諸位都是元老。”

李師傅陪著笑了笑,心裏卻在打鼓。

他們豫州是工業老城,已經學著南方那邊的模式,普遍有了“星期天工程師”這個職業,不少企事業單位科技人員業余時間都會出來兼職勞動,賺取一點外快。他就是一個在制衣廠車間裏踏踏實實做了一輩子的技術工,也沒別的本事,被人介紹引薦了張帆這個人之後,才跟著來了東昌。

介紹人當時極力吹捧張帆,說這人身份背景都不方便透露,一定去的是大廠——搞不好要飛黃騰達了!

李師傅人老實,倒是也沒想做點別的,就想賺點外快,貼補家用。

他和介紹人相認多年,十分信任對方,這麽一說就跟著來了。

三輪車顛簸許久,越走越偏遠。

李師傅和兩個徒弟都已經開始膽怯起來,抱著自己的行李包戰戰兢兢問道:“小、小同志啊,咱們這是去廠子的路嗎?”

張帆道:“當然,再走一會,馬上就到了!”

三路車開到了荒郊野外,停在了一個破舊庫房前,庫房木板門都是歪的,屋頂剛補過,新舊木板對比十分明顯,斜對面就是一片農田,這會兒麥穗泛黃,風吹過能聽到麥浪聲。

張帆熱情幫他們幾人卸下行李,帶著他們往裏走,李師傅幾人已經開始猶豫,但張帆力氣太大,一個人背著他們所有的行囊已經進去了,他們只能趕緊跟上去。

庫房裏寬敞明亮,最前頭用四方紅紙貼了“東昌制衣廠”幾個大字,已經擺了幾台縫紉機、鎖邊機一類的機器,原本用來收棉花的水泥平台,此刻鋪了毛氈布,做成了制衣剪裁工作台,已經有幾個女工在裏面忙碌了。

其中領頭的一個年輕女人模樣清秀,一側眼睛上覆蓋了紗布,她看到他們來,立刻放下手裏的布料走過來笑道:“歡迎、歡迎!這就是李師傅吧,我在電話裏跟您通過話,我就是東昌制衣廠的老板,我叫董玉秀,您叫我小董就好。”

李師傅看到這倉庫裏面才略微踏實了一點,拘謹地同她握手:“董老板……”

“我是晚輩,您喊我小董就行,”董玉秀倒是很客氣,招呼其他人過來,“我們制衣廠剛剛起步,一切都還簡陋,希望您不要嫌棄,大家夥都等著您傳授經驗呢!”

李師傅收了雙倍薪水,自然也不敢耽誤工夫,他在制衣廠做了一輩子活兒,在聽董玉秀說了健美褲之後更是輕車熟路,先把裁片圖紙畫了出來,然後招呼徒弟過來分派工作。

比起其他衣服,健美褲的裁片少,非常好制作,唯一難一點的就是布料裏含有氨綸,帶有彈性,剪裁的時候需要控制力道,小心一些。

李師傅很快就開始教導女工們制作,講解得十分耐心。

董玉秀聽了一會,見一切順利,就沒有多打擾對方工作。

她走到一旁的休息區,倒了一杯涼開水遞給張帆,“一路辛苦了,這次真是多虧了你,我上午才和金穗運了布料回來,咱們配合得好,一點時間都沒耽誤,要是順利的話,這周末就能交上一批貨呢!”

張帆拿著杯子一口氣喝光了水,他這一路確實也沒怎麽休息,他打量了倉庫一圈,之前一直都是用電話在和董玉秀聯系,還是頭一次看到她布置出來的場地,有些驚訝道:“這裏比我想的要好,我聽雷大姐說你們手裏資金周轉困難,這些機器、庫房,還有布料……是怎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