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綠皮火車

冬日。

綠皮火車轟隆隆一路由南向北,一夜過去,窗外景色也由綠色逐漸變為荒涼。

靠窗坐著的一對母子神情疲憊,小孩兒蜷縮在媽媽懷裏揉著眼睛,像是剛醒,模樣約莫五歲上下,十分漂亮,窗外陽光落在他臉上浮起一層金色,淺色的瞳孔中帶起一些琥珀色的光澤,水潤潤的,明亮剔透。頭發不知道是不是睡了一夜的關系有些卷翹起來。小孩自己大約也是知道有些亂,被媽媽喂了一小杯熱水之後,就用手指專心致志梳理頭發,幾下之後反倒是弄得更翹了。

對面的旅客瞧了一眼,咧嘴笑道:“喲,還是個小卷毛兒~”

小孩有些不好意思地縮進媽媽懷裏。

對面的人挺熱情,打開鋁皮飯盒分了一塊核桃酥過去:“來來,吃塊點心,你這孩子真省心啊,昨兒晚上一聲都沒聽見哭!”

不管什麽時候,坐長途車最怕遇到帶小孩的人,對面那幾個人穿著一身工裝棉服,分點心的那個鼻梁上還架著金絲邊眼鏡,一看就是工廠裏的技術人員,他們趕路奔波,原本瞧見帶孩子的人心裏叫苦,以為一夜難眠,沒想到這麽小的孩子出遠門竟然安安靜靜,乖得不行。

“同志,你也去東昌?”

“是。”

“帶著孩子一路不容易啊,回去探親?”

“嗯,娘家在那。”

女人話不多,說話也斯文,她臉色還有些蒼白,眉頭也時不時皺起,像是有心事。

懷裏的小孩吃一口桃酥餅,就舉起來喂媽媽一口。

女人低頭替他理理頭發,小聲讓他自己吃,小孩兒就乖乖捧著酥餅吃。

對面的人還想再問,但瞥眼瞧見她們母子手臂上的黑袖章,張了張嘴又閉上了。

火車開了三天兩夜,好不容易到了東昌火車站。

一下車,女人就一手拎著黑皮包一手緊緊牽著孩子,匆匆擠入人流中。

*

東昌是座小城。

以前多是小四合院,後來廠房修建,劃分了片區,幾個大院也是相通的,順著羊腸磚道一路走進去,多詢問幾次也就能找到家了。

女人一路打問著找到地方,到了門口就聽到裏面的鑼鼓混著哀哀哭聲,她紅了眼眶,蹲下身整理了一下小孩身上的衣服,低聲叮囑道:“一會進去別怕,跟著媽媽,知道嗎?”

“嗯!”

推開大院鐵門,靠東邊第一家正在做白事,外面堆著十幾只花圈,還有不斷前來吊唁的人。

大院裏其他幾家住著的也有來幫忙的,不停走過的人和刺鼻的燒紙火燭氣味陌生的很,小孩忍不住伸出手去揪著媽媽的衣角,聽著女人哭喊了一聲“爸——”,母子連心,女人剛一哭,小孩兒就跟著紅了眼眶,大顆大顆眼淚滾下來,小聲啜泣個不停。

裏面很快有人扶著一個老太太走出來,女人喊了一聲“媽”,老太太在她胳膊上打了兩下,抱著哭道:“你怎麽才來,你怎麽才來呀!你爸一直念著你的名字,他不肯閉眼,就是想見你一面……”說到後面,又把女人抱緊了,哭了起來,“你這狠心的孩子!”

老太太腿上被人輕輕推了一下,一個小家夥硬擠到中間,自己怕的不行,但還是堅定地擋在前面。

董姥姥低頭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是她家的小外孫。

白凈漂亮的模樣,和她閨女小時候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尤其是含著兩包淚擡頭看人的時候,又可憐又倔強。

她嘴動了動,還是松了口:“帶著孩子一起進來吧,給你爸磕個頭,上個香。”

老太太的淚已經流幹了,可瞧見小女兒給老伴上香,還是落了淚,拿帕子擦了又招手讓那小孩子過來,問道:“叫什麽名字?”

“叫子慕,白子慕。”女人——董玉秀忙帶著孩子過來,小聲道。

老太太眼睛只看著孩子:“沒問你,我問他呢。”

小孩兒有些怯怯的,但還是聽媽媽的話,喊了一聲“姥姥”,許是隔輩親,一小聲喊完董老太太臉上神情也松弛了許多。

董姥姥身體不好,被扶著去休息了,董玉秀就帶著孩子跪在那燒紙。

白子慕年紀小,對周圍一切懵懵懂懂,只緊緊依偎在自己媽媽身邊。

董玉秀帶著孩子從南方回來,穿戴的和北方小城裏的不大相同,尤其是白子慕,身上穿了一件兔毛翻領的夾棉小襖,襯得小臉玉白。董家的大嫂挨著同她攀談幾句,聽見她說“丈夫不在了”,立刻就變了臉色,眼睛在他們母子身上轉了一圈,故意挑毛病道:“怎麽給孩子穿了一雙帶紅色的鞋子?小妹,不是我說你,老爺子以前最疼你,你這也太不懂事了。”

董玉秀低頭看了一眼,小孩兒腳上是雙白色棉鞋,只有幾個字母的紅色商標,若不是仔細看,根本瞧不見。

“咱們老家的規矩大,這身上沾一點紅都不成,小妹你先帶孩子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