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召集同伴

賀飛被放大的自然是賭性。

他沒了大地之力保護, 恢復了原本的自我,很快就被放縱花園放大了賭性。

好在他失去理智的時間比較短,而放縱花園的淪陷是需要時間的,才半個多小時時間, 賀飛的賭性還沒發展到要當掉褲子的程度, 只是在和幸運四葉草的葉子較勁。

他若是像池漣一樣, 一進來就被放大了賭性,這四五個小時的時間, 只怕會從抽五葉草發展到不知和什麽東西對賭,最終輸掉靈魂的程度。

根據目前放縱花園表現出來的規則, 穆思辰猜測, 一個人若是放大欲望到最後, 一定是被欲望吞噬。

放縱花園作為“柱”, 依舊是需要情感能量和靈魂能量。來這裏放縱的人會心甘情願地為它提供“原諒”能量,那麽靈魂能量從何而來呢?

想必就是某種欲望被放大到極致後吞噬自我了。

例如池漣, 要是沒有楊蕓蕓幫助,她在胃部被撐裂後, 大概就會向起源祈求幫助, 獲得自愈能力。

一旦胃部的傷可以自愈, 她就會變本加厲,到處去尋找食物。

屆時假花幻化的食物定然是不夠的,放縱花園或許會為她提供其他真正的食物。

可那些食物也吃完了呢?或者被放大到極致的食欲已經不滿足於吃普通食物了呢?她又會去吃什麽?

有沒有可能, 到最後她連自己都吃呢?

一旦發展到這個程度, 池漣只怕也活不久了。

賀飛也是如此。

賭到最後, 他說不定會把靈魂壓給“柱”。

這就是放縱花園獲取靈魂能量的方法。

想通這一點後, 穆思辰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疑問, 那就是荊子涵曾說過的, 所有玩家、現實世界的人來到起源鎮後,都會被送到放縱花園待足七天,普通鎮民卻只可以待24小時,一天後就會被強制彈出放縱花園。

以放縱花園這種模式,體質好的人待24小時是能活下去的,像穆思辰,因為懶惰睡上24小時是問題不大的,醒來最多會昏昏沉沉的,活動一會也就好了。

可若真是睡足七天,他在離開放縱花園後,真的還能醒來嗎?只怕靈魂早就被放縱花園吸收走了。

只有真正懂得克制的人,能夠在放縱過後無法輕易“原諒”自己的人,才能在七天後活著離開放縱花園。

起源的眷者都是從這些人裏挑選的。

其他小鎮來的異化者被送到懲戒學校學習忍耐、遵守秩序,玩家和現實世界的人被送到放縱花園,篩選出能夠控制自己的人。

這讓穆思辰不禁想起了明旭的夢。

起源鎮兩個“柱”的模式,與卓懷初身為人類時遇到的困境一一對應。

祂需要懂事聽話、不會因過去的生活習慣而傷害他人、將他人當做祭品的鎮民,所以祂讓異化者學會忍耐。

比起異化鎮民,卓懷初更喜歡用現實世界的人作為眷者。但祂需要不因力量放縱自己,不會因為身份、力量傷害鎮民的眷者,所以祂將現實世界的人送到放縱花園。

忍耐得下去的,會畢業成為鎮民,在祂的保護下生活;忍耐不下去的,會成為“柱”的給養,支撐起源鎮的領域。

克制得住欲望的,會成為祂的眷者、祂的代行者,與祂並肩作戰;克制不住欲望的,即便來自相同的世界,有著相同的遭遇,卓懷初也不會允許他們活下去,會將他們化為“柱”的能量。

再對應卓飛馳的經歷,忍耐、原諒,似乎也是卓飛馳的痛。

他痛恨沒有忍耐住沖動,失手殺掉堂弟的自己;他也無法原諒堂弟,無法原諒這個給予他太多痛苦的世界,無法原諒沒能忍住的自己。

起源鎮兩個“柱”,每一樣都展現出卓懷初的情緒。

不知道第三個“柱”又是什麽。

根據荊子涵所說,目前他知道的起源鎮的“柱”只有兩個,就是學校與花園。

即便他是巡邏隊的隊長,也不知道第三個“柱”的下落。

其他兩個“柱”都有眷者守護,都在不斷地吸納鎮民進入,但第三個“柱”就好像完全不需要情感能量和靈魂能量一樣,沒有人前往第三個“柱”,它隱秘地存在著,不知以什麽樣的規則運轉著。

不過荊子涵倒是說過,他在巡邏的時候,偶爾聽鎮民提起過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蹤了,他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因為起源鎮的鎮民和眷者們與其他小鎮不同,他們的關系很僵硬,不像其他小鎮一樣,眷者們會有不少手下和擁護者,起源鎮鎮民和眷者是對立的。

荊子涵不在意鎮民們的死活,他只需要尋找違規的人,送到懲戒學校就好。鎮民們也不會相信巡邏隊的人,即便有人失蹤也不會聲張。

荊子涵提到這件事,是覺得莫名失蹤說不定與第三個“柱”有關,便將這件事作為線索告訴了穆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