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二章 無中生有的好棋

“鳳凰古城杯”特別十番第九局,李襄屏VS孔二傑,當時間來到了下午2點,這場比賽進行到全局70多手的時候,李襄屏的手再次停了下來。

面對孔二祭出的看家本領,李襄屏覺得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他認為假如這個階段依然找不到打開局面的辦法,那迎接自己的可能就是安樂死。

這就是“控制流”的特別之處,這種下法好像特別適合這種賽制,因為這種下法一個很重要一個特征,似乎很容易讓棋盤變小。

請注意,李襄屏這裏說的“把棋盤變小”,並不是棋盤真正變小了,而是在“控制流”這種下法主導下,棋盤上不容易出現那種價值很大的棋。

和武宮先生那種“宇宙流”不同,也和那種力戰型棋手大砍大殺的下法不同“控制流”下法一個很鮮明的特征——

可以參見當年李滄浩和馬曉飛爭霸天下的時候,兩人其實都算是控制流,這其中尤其是大李,他更是把這個流派發展到極致。

所以兩人有相當多的棋局,布局也就簡單拉開架勢,簡單鋪鋪地板,然後直接略過中盤階段,可能從全局三四十手棋開始,就一目一目的摳,一目一目的爭奪,用這樣一種方式來爭勝負。

而這樣一種下法,就是圍棋中俗稱的“把棋盤變小”的下法。

巔峰期的孔二號稱“加強版大李”,所以他對控制流當然也是熟撚無比,而就在今天,在今天這盤比賽中,他正是用這種思想來主導這盤比賽,這自然就讓李襄屏感覺棘手無比。

嗯,本來在正常的分先棋局,李襄屏倒也並不怕這種下法——

一如他幾年前就不怕大李,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下法有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控制流派棋手太過強調“控制”,這樣其實很容易喪失主動權,他們有時候為了強調控制,甚至故意讓出主動權,而在進行這種操作的時候,其實稍微一個不小心,行棋的步調會顯得緩慢,很容易下出一些緩招甚至軟招——

在真實歷史中,即便是最巔峰時期的李滄浩,他的這個毛病也經常被人詬病的。

另外還有在三四年前,那時候的李襄屏功力其實還不足,但他那個時候就經常能夠贏大李——不是因為別的,因為他熟悉大李的這個特點或者說是弱點,所以他相當多的勝局,其實就是有針對性的準備一些狗招,然後專門瞄準大李的這個弱點,這樣讓他拿下一場接一場的勝利。

只可惜那是分先棋局,而在這種讓先棋局中,控制流的下法就不是那麽好對付的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貼目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下手揮霍得起。比如在分先對弈中的一些緩招甚至軟招,放在讓先對局中卻顯得恰如其分,不僅不顯得緩,反而會成為簡化局面的好棋。

今天的李襄屏,他其實就面臨這樣一個問題。

所以全局剛過70手,他就覺得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否則等到棋盤上幾個關鍵之處定型,棋盤真正變小,想擊敗孔二這種對手的可能性就會變得非常渺茫。

“唉,定庵兄,你卻是相到什麽辦法沒有?當前局面,當真是有種老鼠拉龜,無處下手的感覺呀。”

“呵呵,卻是沒有,以襄屏小友之天才,既然連你都束手無策,我還能有什麽辦法。”

“打住打住定庵兄,你少給我說這些沒營養的。”

外掛既然沒有什麽建設性意見,李襄屏當然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耐著性子和對手慢慢周旋。

好在比賽比到這個份上,李襄屏的心態還是挺好——

今天這盤比賽他當然很想拿下,但既然已經大比分領先那麽多,他爭勝的欲望肯定就沒有以往那麽強烈,更不存在想贏怕輸的情況,所以在思考10多分鐘沒想到打開局面的辦法後,李襄屏倒也不著急,棋該怎麽下就怎麽下,看看後面能不能出現一點機會。

可能正是這種良好的心態幫助了他,又過了小半個小時,當比賽進行到接近90手的時候,還真被李襄屏找到一個打開局面的辦法。

“唉,定庵兄,你卻是好沒找到辦法嗎?”

“沒有……哈!聽襄屏小友如此語氣,你應是有辦法嘍,襄屏小友準備下在何處?讓我領教你的高招。”

“高招倒談不上,等會,容我再盤算盤算。”

在那裏繼續盤算了大概10分鐘,下午3點左右,李襄屏落下本局第90手,這是一步形狀極難看的“空彎三角”。

嗯,如果從外在棋形上看,李襄屏的這手棋,倒是和真實歷史中一步有名的妙手很像,那就是當年“丈和三妙手”的最後一手,那步一舉擊潰對手的“空彎三角”。

只不過要說句實話,丈和當年的那手棋真談不上是什麽妙手,“丈和三妙手”號稱古今無類,前兩步確實算是妙手,至於那最後一步“空彎三角”,業余高段級別的實戰下法而已,在那之前,對手就已經明顯槍法漸亂了,露出了一個很明顯的破綻,而丈和的那步“空彎三角”,其實也就是抓住了那個明顯的破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