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誰的心理陰影面積(第2/3頁)

嗯,應該說李襄屏的腦子還是非常清醒的,也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勝負師,那麽在見到對手采用的開局之後,他內心的鄙視歸鄙視,不以為然歸不以為然,但卻並沒有因此而麻痹。

與此相反,在接下來的行棋中,他內心是愈發慎重,愈發提高警惕,想看看對手到底有什麽招。

就在這樣一種對局心理當中,棋局一步一步繼續,兩人在棋盤上慢慢展開,當時間來到上午11點一刻左右,比賽進行一個小時十五分鐘,全局一共落下30多手棋的時候,李襄屏的心理開始慢慢變了,他由剛開始的警惕和慎重,慢慢變成了迷惑。

是的!當比賽進行到這個時候,李襄屏的內心的確是有點迷惑。

因為這盤棋下到現在,李襄屏不僅沒看到大李展現什麽新意,更沒看到他下出什麽高招。

不僅沒看到什麽高招,李襄屏甚至認為:在這段時期,大李的棋下得非常臭——

現在全局才30多手40手棋不到,棋盤上也才剛剛在棋盤下面的那條邊上發生第一個接觸戰。然而就在這第一個接觸戰中,黑棋就已經顯得很勉強了,不僅招法生硬,並且似乎已經露出了破綻。

這裏必須特別強調一句的是,李襄屏這裏說的“破綻”,不是那種問題不大不明顯的小破綻,而是那種問題很大看上去足以致命的大破綻。

李襄屏的手再度停了下來。

完全可以理解呀,既然遇到這種情況,那麽李襄屏在這個時候多想一想,這當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才是個合格勝負師必然會做的事情嘛。

“……大李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呀?他難道是真的已經被我和老施聯手打服,現在坐到我面前已經完全不會下棋?還是在這裏故意賣個破綻呢……”

必須承認,現在的李襄屏那的確是越來越成熟了呀,因為即便到這個時候,他還會去思考對手是不是故意“賣個破綻”的問題。

又花了將近10分鐘左右,李襄屏終於得出一個比較明確的判斷了,他認為對手應該並非是什麽“故意賣個破綻”,而是確確實實下得很臭,他現在給了自己一舉確立優勢的機會——

不能怪李襄屏得出這個判斷,因為在這個時候,有兩個理由支撐他這個判斷。

第一個理由:黑棋露出的這個破綻看上去非常大,大到足以致命。

大家知道,圍棋中,有所謂“急所”的說法,而在之前這第一個接觸戰中,大李貌似就留個李襄屏一個好點了,一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急所”的好點,在做完簡單的準備工作之後,李襄屏的白棋只要在那個“急所”一擊,那麽黑棋局部的棋形接近崩潰。

第二條理由:要知道現在才30多手40手棋不到呀,正是因為棋盤上的棋子還不多,雖然局面還是非常開闊吧,但因為棋子少,那棋盤上的頭緒相對就要少很多。

既然頭緒較少,那麽對手故意“賣個破綻”的可能性當然就相當不大。

要知道李襄屏看到的那個急所那可是相當嚴厲,這樣形容吧,到目前為止,棋盤上總共還不到20枚黑子,而李襄屏只要搶到那步“急所”,那一手棋至少能廢掉黑棋五到六枚黑棋。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黑棋還有多大可能是故意“賣個破綻”呢?

明確了這個判斷之後,李襄屏不再猶豫了,他又繼續接著思考,準備抓住機會一舉確立優勢。

這次李襄屏並沒花多長時間,大概在韓國時間上午11點25分,也就是思考了大概5分鐘左右,李襄屏開始動手了。

他先在外圍做了幾個簡單交換,幾個接近“命令式”的簡單交換,然後再度從棋盒中取出一枚白子,把這枚白子重重拍到那個“急所”上面。

“……唉,大李呀大李,按道理不至於呀,這樣的急所你怎麽會看不到呢,我現在是真想知道你現在的心理陰影面積呀……”

拍下這手棋之後,也不知道為什麽,李襄屏竟然冒出了這樣一個奇葩的想法。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想法,等他落下這手棋的時候,他還不由自主看了對手一眼。

然而讓他有點意外,大李竟然完全不為所動,他不僅不為所動,他似乎對李襄屏的這手棋早有預料。

因為李襄屏的手還沒有離開棋盤呢,他的下一手棋很快跟上來了。

大李剛才下的這手,是全局的第45手。

這手棋還沒什麽,這也是一步簡單交換而已,一步同樣是類似於“命令式”的簡單交換。

可是他的第47手很快接踵而至。

等看到這手棋之後,李襄屏當時就有點傻眼了。

這是一步好棋!

憑借李襄屏的第一感覺,他就認為這步棋是好棋。

這是一步大局觀非常卓越,已經超出普通常識的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