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入界宜緩

對局室內,李襄屏面對張栩剛剛落下的這手棋,他開始尋思對策了,然而一直等他想到一點半鐘,這時下午的比賽都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他還是沒能明確自己的下一手。

這的確是很讓人頭疼的選擇,李襄屏甚至認為:就今天這種格局,那應該屬於自己最不會的局面了,這可能也是自己最嚴重的一塊短板,假如自己在這方面能形成突破的話,那自己的實力馬上就能再上個台階。

這種局面的“難”,其實並不是說李襄屏就找不到下一手了,恰恰相反,是棋盤上可供李襄屏選擇的點實在太多。

然而這其中每一個選點,看上去都價值巨大,大到李襄屏根本分不清這裏面具體大小。

這其中每一個選點,都代表著不同作戰思路,不同的作戰構思,讓李襄屏完全搞不清哪種作戰思路更好。

這其中每一個選點,都直接影響這盤棋今後的流向,而現在的李襄屏,他當然也搞不清哪個流向為最佳,是直接通往勝利方向的那個流向。

也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原因,所以李襄屏感到很棘手了,他在那裏猶豫了20多分鐘,依然還沒選定自己的下一手。

然而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呀,畢竟比賽用時有限,而且現在還才序盤階段呢,再這樣猶豫下去的話,那後面就很容易陷入時間恐慌。

正是考慮到這點,於是在下午1點35分左右,李襄屏在明確現在的自己肯定找不到當前局面的最佳答案之後,他最終還是落子了。

這手棋,是全局的第51手。

當李襄屏落下這手棋之後,說句老實話,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下的這手是好是壞。

李襄屏唯一明確的是,自己下的這手棋好像是符合棋理,符合的是人類創造的棋理,在說具體點,李襄屏剛才下的這手棋,好像是符合著名“圍棋十決”中“入界宜緩”的棋理。

這就是李襄屏下這步棋的唯一理由。

為什麽說這步棋符合這條棋理呢?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那就有必要重新回顧一下之前的局面了。

這盤棋下到第49手的時候,由於李襄屏之前狂撈實地,4個角已經被他搶走了3個半,並且在前面的進程中,對手張栩貌似也非常“配合”,因此在當時,這盤棋已經形成那種比較典型,甚至稍微有點極端的“實施對抗”格局。

張栩的第50手是本局的一個關鍵,這手棋一出,白棋一個巨大的模樣就隱隱有了骨架——

之所以說僅僅只是“骨架”,那是因為現在畢竟還早,整個棋盤還開闊得很,那個模樣不僅還沒有完全實地話,甚至連“成型”都還談不上,因此只能稱為“有了大模樣的骨架”。

然而盡管如此,當張栩的第50手一出,白棋的那個大模樣,其實在第一時間就成為全局的焦點了,李襄屏心裏無比清楚,圍繞這個模樣的攻防,已經成為這盤比賽勝負的關鍵。

甚至說是唯一的關鍵都不為過。

李襄屏剛才的長考,那當然也是在圍繞這個大模樣做文章,他在想著如何動手。

然而很遺憾的是,可能是因為張栩剛才這個選點確實不錯,當然更大的可能,那還是因為李襄屏目前的實力還不太夠,總之他剛才想了好幾種方案,但沒有一種方案能讓李襄屏自己滿意。

圍繞大模樣的攻防,最常見的當然就只有兩種下法,一種是所謂的“淺消”,另外一種那當然就是“打入”,深深的打入。

李襄屏剛才在長考的時候,他用這兩種常規思路考慮過5個選點,其中2個選點是“淺消”的思路,另外3個則是“打入”的下法。

5個選點那當然就代表了5條道路,而每條道路又能衍生出很多變化,然而很可惜的是,反正在李襄屏自己的計算中,他沒找到任何一個能讓自己滿意的變化圖。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襄屏才想到剛才那步“入界宜緩”的下法了。

因為在他看來,自己剛才之所以沒有找到理想圖,那未必就是那5個選點不行,很可能是現在下那幾個點的時機不行——

這種問題在圍棋中當然是很常見的,你同一個選點,下的時機不同的話,那效果可能會千差萬別,你這個時候下是惡手,換個時機下可能就會變成妙手。

考慮到自己都想好了5個點嘛,那對手下一手棋也不可能把所以點都占完,於是就這樣,他決定暫時“等”一手了,等看到對手的下一手棋之後,再來決定自己的下法。

而以上這個,那其實就是“入界宜緩”的棋理了,這是圍棋發展這麽長時間,人類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至少到目前為止,李襄屏對此還是深信不疑,所以他剛才才會做出這個選擇。

那麽這個選擇到底對不對呢?李襄屏自己當然是不知道——